116中国果树,2023(3):116-119,123本文于2022-09-08收到,2022-10-09收到修改稿。*江苏现代农业(草莓)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项目(JATS[2021]469);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8SJZDI067);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常向阳E-mail:xchang@njau.edu.cn。DOI:10.16626/j.cnki.issn1000-8047.2023.03.024江苏省草莓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现状分析*常向阳,张妍晨,路明(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210095)摘要通过调研江苏省草莓种植户,调查了解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现状,分析南京、镇江、连云港、淮安、盐城、徐州、苏州、南通等地技术采纳差异和变动情况。结果表明:由于农户认知程度、技术成本、当地技术推广力度等原因,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差异;各项技术中生物菌肥菌剂的采纳率最高,性诱剂的采纳率最低;农户对技术信息了解不深入、操作不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据此,提出因地制宜科学推广技术、引导经营主体建设、强化技术培训工作和合理采用激励措施等建议。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率;草莓产业;江苏省中图分类号:S668.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8047(2023)03-0116-05江苏省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规模的商业化栽培草莓[1],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优质草莓的主产区之一,2020年种植面积达到20400hm2。近年来,江苏省将草莓产业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方向来培育,形成集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种植于一体的地区优势[2],正稳步实现绿色生产、健康消费的草莓产业发展新模式。随着绿色和安全日益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如何在生产中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科学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对于打造精品草莓、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各项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各项技术特点和问题,为相关部门科学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参考。1调查方法1.1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草莓种植户的基本特征、2021—2022年生产季的草莓投入成本、种植受灾情况、技术需求、各项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情况(是否采纳、技术来源、掌握难度、购买渠道、易获得性、感知有用性)等。数据来源于江苏省草莓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团队2022年5月通过电话访谈方式进行的生产者调研,以2021年4—6月进行的实地调研数据为辅,对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情况进行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