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医药2023年第44卷第1期(总166期)讲座?综述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相关因素及防治研究进展柏梦瑶次松*西藏大学医学院西藏拉萨850000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不断更新优化,当前医院的功能不仅包括诊疗服务,还需要全面掌握临床预防服务,促使诊疗过程中对病人的伤害降到最低。与临床诊疗息息相关的必然逃脱不了输液,就临床输液工具的选择方面,有文献指出我国并未摒弃发达国家“静脉治疗实践标准”中已不再提及的一次性头皮钢针,但为保证患者安全,特别指出“一次性静脉输液头皮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不应用于腐蚀性药物的滴注”[1];正是因为当前的科技发展和健康需求对钢针零容忍的风潮,且临床上大多数是长期需要输液治疗的病人,因此,目前临床诊疗上明显降低了钢针的使用率,静脉留置针逐渐普及开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倡导国际最新理念;另一方面是为了减轻一次性钢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病人造成有创性的损伤。但是再好的东西有利也有弊,静脉留置针在为病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导致静脉炎[2]、套管针堵塞、皮下血肿、液体外渗、穿刺部位感染、静脉血栓形成和静脉窦等[3]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之一,其中静脉炎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所谓静脉炎就是临床上由于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而引起的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也包括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而导致局部静脉损伤与感染[4]。其临床症状主要是沿静脉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以及发热等。其发生的原因主要与留置针的穿刺部位、留置时间、冲管方法以及患者血管条件等有关,基于上述原因有待阐述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因素。1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因棄1.1留置针的穿刺部位国云霞等学者通过调查医院接受静脉留置套管针的3000例患者中,其发现患者160例因静脉留置套管针引发静脉炎,说明了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不同致静脉炎发生率不同,下肢高于上肢,其所得结论与钟慧群和贾艳静[5>61研究所得的结果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方面,钟慧群等人以血液科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超过3d的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手背的静脉炎发生率远高于前臂留置针的静脉炎发生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