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学院学报JOURNALOFCHANGJIUNIVERSITY2023年1月第1期Jan.2023NO.1人口是综合多元社会关系、具有性别、年龄、自然构成及经济构成、内容复杂的社会基体[1-2]。人口的出生、死亡、婚配及活动均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由于社会关系、社会现象、社会活动及社会问题均与人口息息相关,所以人口相关的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人口的分布、集散及组合状况,亦是城市地理学和人口地理学的热点议题之一[3-5]。人口分布是至关重要的人口现象、社会现象及经济发展现象。大量国外学者对人口的空间分布尤为关注,对人口分布的研究更偏重定量化的方向,推衍出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如克拉克模型[6]、二次指数模型[7]、城市人口密度多核心模型[8]等。国内学者对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起步稍迟,在援引国外理论的基础上,糅合国内实况,生成诸多中国化的学术成果,如胡焕庸线[9-12]、人口分布与经济的关系[13-18]、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19-22]、人口分形理论[23]、灰色理论与人口分布融合[24-25]等。本文主要从经济发展的动态视角出发,以市域尺度为空间地理单元,进一步具体分析2010-2020年四川省的人口空间分布规律与演变特征,为四川省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和经济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1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1.1研究数据数据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2011-2021),地理底图源于自然资源部标准的地理底图(http://bzdt.ch.mnr.gov.cn),以2020年的行政区划为准,以3个自治州和18个地级市,共21个行政经济视角下四川省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变特征高雪梅1董晔2*(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2.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摘要:引入重心模型、相关分析、熵权法等研究方法,以四川省的21个地级市(州)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川省的人口与经济数据,综合分析经济视角下四川省人口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研究发现:2010-2020年四川省人口重心呈向西移动的趋势;市域尺度上,人口密度存在空间自相关;人口性别比呈下降的趋势,城镇人口比重呈上升的趋势,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在波动中下降。经济重心总体呈向东北移动的趋势,均位于成都市,可见成都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较稳定,经济体具有保持原有状态的“惰性”。四川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资源聚集,形成典型的“增长极”,人口流动量、人口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