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SPECIALCOLUMN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讲述关员自己的故事: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文/唐希扬(首都机场海关人政处群团管理科科长)在单位更衣柜的鞋盒里,我保存着一双黑色皮鞋。鞋子被我擦得很亮,但是鞋面都已翘起,每一只鞋上都有一道深深的折痕。这双皮鞋陪我见证了首都机场“火神山”——T3D防疫专区用72小时建成的全过程,那两道深深的折痕就是我心中的“军功章”。2020年3月7日,在首都机场口岸“外防输入”最吃劲儿的时刻,首都机场T3D航站楼被划设为入境专区,集中停靠入境高风险航班并进行专业处置。接到任务距离第一批航班到达仅剩72小时,我和关里的8位同志主动递交了请战书,组成突击队进驻T3D,开启了72小时不眠不休的鏖战。当时的T3D就像一座孤岛,区域内的餐饮商家都在往外搬东西撤离,而我们却是全力扑了进去。虽然进驻之前就有心理准备,但到了现场才知道我们要面对的困难有多艰巨。T3D航站楼原本只供国内航班停靠使用,里面既没有海关监管设施,也没有旅客通关指引,改建方面也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图纸,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流程设计、场地改造、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线路优化、压力测试……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可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72小时。飓风压境,挑战来袭。我们9个人迅速分工——通电通网、设备进场、家具摆放、流程设计、标识张贴……每个人既是设计师,又是施工队员,还是搬运工。作业区域布局、人员通关路径设置、设施安装调试,凭借着“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创造了首都空港口岸卫生检疫战线的“奇迹”。作为团队的负责人之一,第一次带领平均年龄只有29岁的突击队承担如此急难险重的任务,我本以为队员们会不断向我反馈各种难题。出乎意料的是,每个模块都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每个人遇到困难都是想尽办法独立解决,谁都不愿意给团队添麻烦。当时我的眼睛刚做完手术,医生嘱托的注意事项早已抛在脑后,团队中那股“拼”的精神燃烧着我。在那争分夺秒的3天里,突击队的每一位队员都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大到梳理通关流程、各个分区设计,细如摆放桌椅、床位、隔离杆和安排关员就餐保障,数不清的协调电话打到手机发烫,每天几万步“霸榜”步数榜。可是,与时间赛跑的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大量运动员从首都机场T3D航站楼入境。首都机场海关关员正在T3D航站楼架设测温设备。图/方星图/唐希扬91紧张感让我们感觉不到难熬,每个人心中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有时候累得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