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学CAOXUE草业科学2023年第1期总第270期两种滴灌方式下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单播与混播草地第一茬牧草生产力研究方瑞元,曾翰国,郑万菊,孙伶俐,谢开云*(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农业大学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西部干旱荒漠区草地资源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摘要: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在单播和混播下株高、生长速率和产量等影响,设置地表滴灌和地下滴灌2种滴灌方式和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单播以及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3种种植方式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单播以及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的牧草株高、生长速率,牧草产量在地下滴灌处理下显著高于地面滴灌。混播的牧草生物量介于紫花苜蓿单播和无芒雀麦单播牧草生物量之间。因此,滴灌带埋深20cm以下的地下滴灌更有利于苜蓿生长,提高苜蓿干草产量,更适于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进行推广和应用。关键词: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地下滴灌;地面滴灌中图分类号:S54.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971(2023)01-0040-05DOI:10.3969/j.issn.2096-3971.2023.01.007收稿日期:2022-10-18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2022B0200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710758007)共同资助作者简介:方瑞元(1998-),男,本科生,草业科学专业。*通讯作者:谢开云(1984-),男,甘肃武威人,博士,主要从事牧草生产及养分利用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xkycah@163.com.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因具有产草量高、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被誉为“牧草之王”,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紫花苜蓿也是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豆科牧草,对中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和农牧业结构调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西北干旱区是我国苜蓿的主要种植区,该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有利于苜蓿草收割晾晒,是苜蓿适宜种植区。但干旱缺水也成为限制该地区农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当地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据报道,相比其他作物,苜蓿的耗水量较大[2]。因此,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来提高苜蓿生产力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不同灌溉方式以及灌量大小对于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都具有重要影响[3]。在新疆干旱区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如何提高紫花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4,5],而节水灌溉技术对紫花苜蓿为主的混播草地生产力的影响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