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海洋科学/2022年/第46卷/第12期近50年来刁口废弃亚三角洲海岸线变迁速率分析任宗海,战超,余建奎,耿文倩,曹印,王庆(鲁东大学海岸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25)摘要:刁口亚三角洲自废弃以来海岸地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监测海岸线的变化对于保护和开发海岸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76—2021年间典型年份的Landsat遥感影像和GoogleEarth高分辨率影像为数据源,通过RS、GIS技术对刁口废弃亚三角洲地区的岸线进行提取,最后用数字岸线分析系统对1976—2021年间的海岸线变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976—2021年间海岸线以均值–23.24m/a的速率向陆蚀退,侵蚀程度逐年减弱,且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显著。就侵蚀程度而言,刁口河口及东侧烂泥湾地区侵蚀强度最大(–165.49m/a),挑河口—刁口河口岸段次之(–127.61m/a),东北侧防海大堤岸段最小(–80.66m/a)。1976—1986年研究区岸段处于快速侵蚀状态,蚀退面积达102.7km2;1986—2006年处于持续侵蚀后退状态,蚀退面积约为88.79km2;2006—2016年基本达到冲淤平衡状态,2016年面积和2006年相差不大;自2016年呈现缓慢蚀退状态,年均蚀退速率为仅2.51km2。岸线长度总体上表现为减少趋势,但在1996年成为最低点后有所增加。刁口废弃亚三角洲海岸线变化主要受入海水沙、人类活动和海洋动力作用侵蚀的影响。关键词:刁口废弃亚三角洲;Landsat;海岸线;数字岸线分析系统;修正归一化水体指数中图分类号:P73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096(2022)12-0008-12DOI:10.11759/hykx20220327001全球约70%的人口生活在海岸带地区[1],这些是沿海地区经济活动最频繁、最活跃的地区。三角洲地处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区域,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综合体[2]。黄河三角洲最近数十年来地貌不断演化,海岸线变化迅速且复杂。黄河口每次迁移都会形成新的河口及亚三角洲,废弃河口及亚三角洲则受到海洋侵蚀作用强烈后退[3]。黄河三角洲刁口流路于1964年1月在罗家屋子破冰改道北上形成,河口在黄河水沙以及异重流和切变峰的作用下迅速向海淤积形成刁口亚三角洲叶瓣[4-8],且在大量入海泥沙堆积的背景下发育有典型的淤泥质海岸和宽广平坦的潮间滩涂。刁口亚三角洲由于1976年黄河改道清水沟流路后失去水沙来源,海洋动力侵蚀作用远大于河流造陆作用,陆上和水下三角洲遭受强烈侵蚀[9]。三角洲建造本是河流泥沙输入、搬运和堆积的结果,河流入海泥沙的变化必然会深刻影响废弃三角洲的地貌演变。2011年水利部将刁口河道作为黄河清水沟河道建成后的备用河道。在保证黄河下游防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