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中国科学基金2023年·管理纵横·科技风险防范的维度及策略蔡郁文1董超1龚志文2王星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北京1000852.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京100083收稿日期:2021-08-27;修回日期:2022-09-10*通信作者,Email:wangxing@nsfc.gov.cn[摘要]科技风险是科技本身和科技管理中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有效防范科技风险应从系统观念出发,既要注重反身风险、认识风险等原初风险,也要注重规制风险和竞合风险等派生风险。就策略而言:要完善法规制度,有效规引科技活动;增强风险意识,塑造多元理性认知;优化管理机制,协同“常规”与“应急”;深化国际交流,形成多元合作格局。[关键词]科技风险;风险防范;策略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出现或潜藏一些风险,如无人驾驶、机器人、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风险等,这些科技风险已成为了现代社会风险的重要方面。对此,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视域和维度下对科技风险的类别[1,2]、产生的原因[3]及管理路径[4,5]进行了阐释。但是,目前对科技风险的认知系统性不足,对科技风险的复杂性把握不够。本文将从科技和管理两个维度出发,分析科技风险的内在结构,并据此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有效防范科技风险提供参考。1科技风险的时代特征科技风险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防范科技风险对建构优良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快速推进在给世界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与风险,使得科技风险呈现“普遍性”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科技领域与其他领域的深度关联。科技体系内部的日益分化、外部国际间科技竞争导致了科技风险在全球的重要性显著提升。正如贝克所指出的:在这个疆域消失的科技全球化时代,风险也就必然全球化了[6]。另一方面,表现为“有组织的不负责”。由于不同主体对科技风险的认知差异性,每一王星博士,副研究员,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处处长。蔡郁文博士,助理研究员,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一般干部。个行动者都试图通过建立一套话语和采取各种方式去规避或控制可能影响其利益的风险,进而达到自我保护的效果,这就可能会造成部分风险因无法进行归责导致“有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