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JournalofGuangdongPolytechnicNormalUniversityNo.6,2022考虑机非混合的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设计容颖1,陈海蝶1,张晓帆2,薛刚1*(1.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65;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机电学院,广东广州510665)摘要:目前较多交通管控措施过分偏向机动车,使得非机动车的路权被严重挤压,进一步加剧路段及交叉口运行秩序混乱等问题.因此,本文主要考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互行为,对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具有典型机非混合特点的广州市环镇西路-江石东路交叉口开展实地调查,并基于Webster方法对该交叉口进行信号配时优化设计,给出了优化后的设计方案;最后,运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优化前后的方案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可以使该交叉口的平均排队长度、车辆延误、排放物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证明了该方案能有效缓解该交叉口的拥堵程度.关键词:信号配时优化;Webster方法;机非混合;Vissim仿真中图分类号:0引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使得道路交通正面临着重重挑战.如广州市的城市交通体量日益增大,导致与日俱增的交通管理压力等.交叉口是连接道路的节点,交叉口的运行效率会影响多条道路的运行.但许多郊区道路或不发达的城市,大多都是没有设置专用的非机动车道.而非机动车在人们出行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且其对交叉口运行的影响在不断加深,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部分.在未设置非机动车专用车道的交叉口,易与机动车产生冲突,必会有一方做出避让行为,导致车辆延误增加,影响交叉口的运行效率.现阶段,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方法主要有从时空上进行分离,如设置非机动车专用车道与非机动车相位.然而部分道路由于空间限制,不足以设置非机动车专用车道;而在时间上,设置非机动车相位也会使信号周期增大,进而增加交叉口的延误.综合考虑,从配时设计过程中进行优化出发,通过考虑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互动关系,调整流率比模型优化配时过程,会是一个有效的折中方法.目前,机非混合交叉口占城乡道路的较大比例,仍是交通管控的重点关注对象.李建新[1]学者研究非机动车比例较大时对通行能力的影响,且分析其交通运营行为.而景春光[2]等学者对机动车流与非机动车流的冲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模型.另外,边晓丽[3]学者研究各类车辆和行人的运行特性,对交叉口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同时,曹士强[4]学者对不同干扰条件下非机动车骑行的特征进行研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