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医药2023年1月第30卷第3期CHINAMODERNMEDICINEVol.30No.3January2023·论著·“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是中药相对于其他药物的主要区别,这就加大了目前基于药理学实验方法进行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的困难程度,往往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但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逐渐紧密起来,网络药理学的技术开始兴起,并且已经频繁用于有关中药及其复方的研究中。网络药理学是根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板蓝根抗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机制王法琴张荣波丁元辰张伟辰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板蓝根治疗呼吸道感染可能有关的相关机制研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板蓝根潜在活性成分,通过Gene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来预测呼吸道感染的潜在靶点;应用David和String数据库对潜在核心靶点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并对富集结果进行可视化;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间相互作用网络和“通路-靶点-成分”关系网络。利用软件对核心靶点和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板蓝根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核心靶点Degree值前列的有:胰岛素(IN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激酶B-α(AKT1)、肿瘤蛋白p53(TP53)、白介素-6(IL-6)、过氧化物合酶2(PTGS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KEGG通路富集主要的通路有:TNF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发现,靛蓝、靛玉红等双吲哚类生物碱跟核心靶点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板蓝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关键词]网络药理学;板蓝根;呼吸道感染;炎症抑制[中图分类号]R9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23)1(c)-0017-05ExploringthemechanismofRadixIsatidisinanti-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basedonnetworkpharmacologyWANGFaqinZHANGRongboDINGYuanchenZHANGWeichen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HanlinCollege,JiangsuProvince,Taizhou2253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possiblerelatedmechanismofIsatidisRadixintreatingRTl(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byusingnetworkpharmacologymethod.MethodsThepotentialactivecomponentsofwereretrievedbyTCM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