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基础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气体放电基本物理过程和电气强度主要内容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空气气隙在各种电压下的击穿特性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沿面放电及防污对策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主要内容非自持放电和自持放电汤逊理论巴申定律流注理论强电负性气体自持放电的条件气体的绝缘与导电纯净的、中性状态的气体是不导电的气体中出现了带电质点(电子、正离子、负离子)后才可能导电,并在电场作用下发展成各种形式的气体放电现象带电粒子的产生激励:当原子获得外部能量,一个或若干个电子有可能转移到离核较远的轨道上去,称为原子处于激励态当原子从激励态恢复到正常状态时,其将释放出相应能量的光子电离:外因下,原子产生自由电子和带(正)电粒子光电离:可见光不能使气体直接电离,X射线、γ射线可以光源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自产生的金属表面电离更容易了解:光电效应,光的波粒二象性热电离:常温下,气体热电离的概率很小。空气>1万度后可考虑空气>2万度时,几乎全部的分子都处于热电离状态碰撞电离气体中主要碰撞电离均由电子产生,正离子很少,为什么?阴极表面,正离子撞击可产生电离电极表面的电离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光电子发射热电子发射强场发射由于逸出功<<电离能,阴极表面电离更容易带电粒子在气体中的运动带电粒子:电子、正粒子、负粒子各种粒子在气体中运动时不断地互相碰撞粒子在单位行程中所遭遇的碰撞次数与气体分子的半径和密度有关带电粒子自由行程:带电粒子与气体分子相邻两次碰撞之间的自由行程。带电粒子的平均自由行程:两次碰撞之间的平均行程随即量,有很大的分散性电子体积小,自由行程长度远大于分子和带电粒子气体密度越大,平均自由行程越小大气压、常温下,电子在空气中的平均自由行程为10-5cm数量级迁移率:粒子移动速度与电场之比电子迁移率高,为什么?扩散:热运动中,粒子从浓度较大的区域运动到浓度较小的区域,从而使分布均匀化电子运动速度大、自由行程长度大,扩散速度比离子快得多负离子的形成附着: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时,相结合而形成负离子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的两个结果:引起碰撞电离,发生附着负离子的形成并未使气体中带电粒子的数目改变,但却能使自由电子数减少,因而对气体放电的发展起抑制作用。电负性气体:容易发生附着产生负离子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