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基层减负个人心得体会六篇【篇一】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是对形式主义问题回潮的迎头痛击,切中痛点、直指病灶,回应了广阔基层干部的迫切期待。通知一经印发,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一系列配套政策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受到了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推动基层减负,一定要把准吃透中央精神,把握减负精髓要义,防止走入工作误区。防止“临时突击,敷衍了事〞。中央明确2023年为“基层减负年〞,是着眼于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鼓励广阔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基层减负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作风建设的“持久战〞。“减负〞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政治责任,不能以临时突击应对工作考核,以材料报送替代减负成效,做外表文章,喇叭吹得震天响,工作落实却轻飘飘。思想认识的偏差必然会导致行动的偏离。推动基层减负,切莫敷衍了事,要切实提高政治认识和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既吃透上情,也摸清下情,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以实绩说话,鼓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实落地。防止“中间感冒,下边吃药〞。有的基层单位,花费大量时间在开会、填表、迎检汇报等疲于应付的事务上,没有精力去做其它实际工作。中央三令五申整治“文山会海〞,但少数地方和部门始终不愿扛起自身责任,在谋划工作上不主动,在统筹协调上不作为,仅充当“二传手〞,热衷于转发文件、召开会议、检查督办,责任往下推、板子往下打,真正到落实工作和解决问题时却敷衍塞责。上级以官僚主义方式推开工作,就必然导致下级以形式主义应对。推动基层减负,重点是要抓住“关键〞,上级主要领导和领导机关要以身作那么,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多多深入调查研究,搞好顶层设计,要善于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和部门实际结合,不断提升决策的操作性、确定性和可行性,最大限度减少基层负担。第2页共9页防止“只盯减量,无视增质〞。减负只是手段,提质增效才是目的。会议和公文是党领导国家治理的必要方式和手段,督查检查是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落实落地的必要保障,少开会不代表不开会,少发文不代表不发文,减少督查检查不代表不督查检查。在推进基层减负工作中,不能只盯“减量〞,更应注重“增质〞。要在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少开会、开短会,多开管用的会,多采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电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