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2023年小课题培训心得参加全盟课题课题结题会(地理)心得体会3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呼盟教育研究学院主办的,呼盟片区子课题结题会,更难得的是还担任了结题的评委工作。通过参加这次课题结题会,学到了很多,收获满满,受益匪浅。一、了解到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现状不容乐观有人说,教育教学研究就是建构更为合理的教育意义和活动方式的过程(柳夕浪)。它是学校内涵开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然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还是改善教师生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校里面,教师们往往既敬畏科研,又在敷衍科研,甚至反感科研;觉得科研很神秘,觉得科研离自己很远,觉得做不做科研没有什么关系,等等。具体说来,中小学教师科研或者说课题研究有如下几种令人堪忧的问题:1、重申报,轻研究。很多教师很重视申报课题,但不重视研究,甚至没有研究,只是挂个名而已,没有真正的“精力投入〞。有的是有“两头〞没“中间〞(只有申报与结题),没有研究过程,结题的时候只是“匆忙间〞整一篇文章;有的那么是“有头无尾〞,不了了之。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他们申报课题原本就不是为了研究,只是为了职称评审或者应付任务,而非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的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2、课题又大又空。教师课题“假、大、空〞的现象比较严重,与教师自己的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系,尤其缺乏对教育教学细小环节的研究。3、缺乏课题研究的动力。有些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没有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有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缺乏专业开展的积极性,缺乏课题研究的内驱力;有些教师那么缺乏课题研究的兴趣,没有尝过科研能够改进教学、开展自我及提升生活质量的甜头;还有些教师那么缺乏与他人分享教育智慧的愿望和胸怀。4、很多教师没有时机做课题研究。这一点很多人还没有意第2页共3页识到。由于过分强调统一“规划〞课题,过分强调“集体〞研究,所以,课题研究变成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变成学校领导和局部骨干的“专利〞。于是,一局部人始终拥有着话语的“霸权〞,而更多的人那么长期“被压迫〞着、被“边缘化〞。事实上,个别化的课题研究,才是人人平等参与的,才是深刻的、有实效的和可行的。5、课题研究要求过高。由于过分强调理论提升,过分强调课题研究过程的科学、标准,很多教师缺乏教科研能力,又得不到适时的、有力的指导,觉得课题研究有点“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