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期GANSUNONGYE7农业现代化“三农”发展的变局与挑战杨维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甘肃兰州730000摘要:强县域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甘肃省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地理版图、人口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均发生巨大变化,“三农”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局,迎来了全新挑战。关键词:变局;挑战;农业生产;工作机制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019(2023)01-0007-03作者简介:杨维军,甘肃省政协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三农”和扶贫开发政策理论。E-mail:gszxbjb@163.com一、“三农”领域出现的变局“三农”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以及乡村振兴的新目标,催生“三农”发展现状、问题需求、功能定位、应对举措的重大变革。一是脱贫攻坚的巨大“溢出效应”将改变区域发展版图。脱贫攻坚是近年来“三农”领域发生的最大变革。甘肃省在脱贫攻坚期间,除了让近700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外,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三农”工作体系、产业发展、农民精神面貌等方面产生的巨大“溢出效应”,也显著增强了贫困地区的区域经济韧性,拓宽了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甘肃省在脱贫攻坚期间,全省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1720个,11.4万户49.9万人“挪穷窝”,深刻改变了一些地区的城乡发展格局。二是农村人口数量、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带来了连锁反应。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之一。随着城镇化、工业化高速发展,农村居民大量向城市流动。甘肃省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4.41%上升到2021年的53.33%,大量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与此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知,农村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农村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七号)》有关数据计算,甘肃省户籍人口意义上的农民有1195万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为47.77%;但作为实际农村人口的农民,已减少到5.1亿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为36.11%。农业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农业人口的减少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的大量应用,必将打破当前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模式。三是先进生产要素不断涌入“三农”领DOI:10.15979/j.cnki.cn62-1104/f.2023.01.0242023年第1期8GANSUNONGYE域,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巨变。先进种植技术、农业物联网、农村电商等新技术、新业态的运用,使脱贫县种植业发生革命性变化,实现了二次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