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渝传统文化元素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_李冉.pdf
下载文档

ID:203980

大小:2.19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传统文化 元素 陶瓷 设计 中的 运用 李冉
佛 山 陶 瓷2023 年第 1 期(第 318 期)1前 言中国陶瓷设计的历史源远流长,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陶瓷作为一种日用品体现了人们变化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装饰品则体现了人们变化的审美情趣。巴渝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包含了巴渝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情感,两者结合使陶瓷设计更有特色和趣味性。2巴渝传统文化解析巴渝是指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地区。巴渝文化历史悠久,起源于巴文化,主要指巴渝人民在发展中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包括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如宗教文化、政治经济文化、文艺教育文化、移民文化等多个方面。巴渝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本文主要从民族文化、乡土建筑文化、民间艺术文化、传统手工艺文化四个方面来概括。2.1 民族文化巴渝地区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例如位于渝东南的黔江、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等,这些少数民族自身的特点使得巴渝文化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苗族的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佩戴的银饰工艺复杂,大气却不失精致。土家族崇尚图腾,对白虎图案尤其喜爱。2.2 乡土建筑文化巴渝地区有一种特色的建筑名为吊脚楼,是重庆地区独特的山地形态和传统文化长期融合演化的结果。它因地制宜,顺山而建,沿江展开。吊脚楼的房间只有一面背靠山体,其余三面悬空,下面靠柱子支撑,有阳台和栏杆,重庆地区夏天闷热潮湿,这种建筑既可以通风防潮还可以避暑纳凉,实用性和观赏性结合,被称为“巴渝活化石”,是古代巴渝先祖的智慧结晶。吊脚楼曾经在重庆地区非常常见,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逐渐搬出了这种简陋的建筑,吊脚楼因此淡出了人们的视野。2.3 民间艺术文化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巴渝文化起源于长江流域,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其中川剧、铜梁龙舞、川江号子、梁平三绝等都属于民间艺术。虽然民间艺术属于非物质文化,但通过语言的转换,这些民间艺术包含的元素也可以作为陶瓷设计的灵感来源,比如川剧脸谱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图案分割的方式,还有一些象征图案、动物图案、霸儿脸、文字等特色脸谱元素都可以成为陶瓷装饰的一部分。2.4 手工艺文化巴渝处于我国西南腹地,山地多、平原少,这种特殊的地形也发展出地域特色浓厚的手工艺。荣昌陶是巴渝地区陶瓷的代表,它主要是指产于现在的中国重庆市荣昌区安富镇的陶器,是中国“四大古陶”之一,在中国陶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陶不论造型、材质还是装饰都是现代陶瓷设计参考的重要元素。位于重庆大足区内有着闻名中外的大足石刻,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大足石刻在雕塑形象、艺术形式、审美情趣等方面都可以被陶瓷设计所借鉴。还有梁平竹编、荣昌夏布等,这些其他类别的手工艺可以和陶瓷结合创作出新的形式。3巴渝传统文化元素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3.1 造型和材质的运用巴渝传统文化元素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李冉1,杨敏2,3(1重庆市荣昌区杨敏陶艺制作工作室 荣昌4024002深圳、深圳市杨敏瓷业有限责任公司、邮编5180003蒙古、蒙古研究大学999097)摘 要:设计是现代陶瓷生产制作的重要过程,在当今社会人们不仅需要考虑陶瓷产品的功能性,同时也注重它的装饰性,将地域文化元素加入陶瓷中可以拓宽设计的思路,丰富陶瓷创作的语言同时增加地域文化的输出渠道,本文主要从造型和材质、装饰、创新和情感表达方面来阐述巴渝文化元素在陶瓷设计中如何运用。关键词:巴渝传统文化、陶瓷设计、日用陶瓷、工艺陶瓷Ceramic Art陶瓷艺术135Vol.33No.01(Serial No.318)FOSHAN CERAMICS表 1 巴渝传统文化元素涉及的陶瓷产品陶瓷产品类型苗族银饰陶瓷首饰特色建筑、风景陶瓷旅游纪念品荣昌陶制作技艺陶瓷制作工作坊荣昌夏布、梁平竹编综合陶瓷创作造型和材质的选择是日用陶瓷设计的基础,适合的造型和材质是体现实用性和功能性的必备条件,也是陶瓷产品给使用者的第一印象。把巴渝传统元素运用到日用陶瓷设计中第一种方法可以直接使用巴渝地区特产的陶瓷材质和造型。材质方面来说,荣昌本地的陶泥以红泥为主,质地细腻,易于塑形,有“红如枣、薄如纸、声如磬、亮如镜”的美名。用这种陶泥烧制的器物透气性强,可以保质保鲜,非常适合泡茶和腌制,用荣昌陶泥制作的茶壶泡茶可以使茶叶长时间不变质,不仅美观而且实用,这种特点使它可以不需要添加其他成分直接用于制作茶具。从造型方面来说,荣昌陶有一种经典器型泡菜坛,它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是碗下面是坛,特别的是坛的口沿处设计了一圈斜立的碟盘可以盛水,将碗倒扣在上面就使得坛内形成了一个密封的空间,可以防止里面的食物腐坏,泡菜坛的历史虽然久远但设计极具实用性,现代的川渝人家里也依然在使用。要想在传统泡菜坛的基础上创新就要在不破坏功能的前提下将加入一些现代设计元素,比如将原有的曲线轮廓改变为直线轮廓可以增加器型的时尚性。另一种方法是把巴渝文化元素本身的造型进行概括提炼,简化的造型要保留原有的特征,还必须添加陶瓷的功能性设计,这种方式一般适合运用到陶瓷纪念品中。还有一种方式是在基础陶瓷日用器具的造型上做加法,陶瓷日用品本身包含了主体部分和配件,比如茶具就包括了茶壶、茶杯、茶碟,茶壶又包括了茶盖、壶嘴、把手等,我们可以将巴渝文化元素造型在不破坏功能前提下加入到各个方面。3.2 装饰的运用装饰是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图案和色彩两个部分。从图案方面来说,传统图案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包含了美好的寓意也可以代表当地人民的精神寄托,但是设计师在将传统图案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时不能生搬硬套,需要根据现实际情况运用,才能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比如如果将苗族的刺绣图案或者土家族的白虎图案整个直接放在陶瓷表面,会让图案和作品显得格格不入,设计师可以通过打散、变形、重组或者提炼简洁轮廓的方式根据陶瓷的造型和材质的特点有需要的融入陶瓷设计中。在色彩方面,色彩的面积比例、明暗对比可以体现出陶瓷作品不同的效果,我们可以从巴渝传统元素中直接提炼颜色,比如苗族服饰、川剧脸谱、梁平年画中的主要颜色。以川剧为例,川剧脸谱中不同的色彩体现不同的人物性格,如红色用来表现人物的忠肝义胆、黑色表现人物的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在川剧主题的陶瓷设计中运用这些颜色就可以使人们想到不一样的人物。还有川剧中经典的变脸技艺也可以运用在陶瓷设计中,用化学技术让茶具脸谱的颜色通过水温的不同而变幻,不仅使设计具有文化内涵,还增加了趣味性。3.3 创新的运用陶瓷的包容性强、可塑性高,陶土可以捏成各种样式,表面可以素坯也可以施釉,可以刻划也可以彩绘,因此陶瓷样式种类繁多,百花齐放。除了常见的日用种类,设计者还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让巴渝传统文化融入到陶瓷设计中。重庆作为一个网红旅游城市,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外地游客来旅游,如果将带有巴渝元素的陶瓷设计成文创产品,比如将特色的文化元素做成小的陶瓷吊坠或者摆件,不仅能提高旅游收入还可以很好地传播巴渝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陶瓷还可以和其它材质相结合,比如梁平竹编或可以作为杯垫或者杯托的方式和陶瓷茶具结合,不仅形式新颖让人眼前一亮,还有防烫防漏的实际用处。除此之外还可以从陶瓷首饰、陶瓷制作工作坊、陶瓷衍生品方面延伸。巴渝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巴渝人民生活的智慧,有些还活跃在现代,有些已经没落或者失传,将这些文化元素运用到陶瓷上既拓宽了陶瓷设计的思路也是些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方向,但是这种结合不是生搬硬套的结合,不是直接抄袭图案和造型的结合,而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创造性的融合,让传统文化在陶瓷产品上焕发新的生命。4巴渝传统文化元素在工艺陶瓷设计中的运用工艺陶瓷与日用陶瓷在造型和装饰理念上有许多区别,它的造型和装饰的关系是“质”和“文”的关系,正如孔子所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工艺陶瓷的造型和装饰是一个整体,通过这个整体传递出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巴渝传统文化在工艺陶瓷中的运用不仅体现在造型、装饰、材质、肌理上、更主要体现在作品的情感和意境上。136佛 山 陶 瓷2023 年第 1 期(第 318 期)陶艺家张海文的艺术作品主要表现巴渝本土建筑和风景,大多使用荣昌本地红泥,手工拉坯成型后再用刻划花的方式雕刻图案,比如作品 春风 主要表现了重庆地区吊脚楼的建筑形态,作品通过线条的粗细、疏密、曲折对比整体刻画了一片吊脚楼建筑群,通过繁复、细致、精湛的刻划技艺,展现了吊脚楼建筑群依山而建、鳞次栉比、层叠而上的形态,体现了巴渝地区独特的建筑风貌,同时唤起人们对这种建筑的记忆与怀念。作品 乡愁 没有拘泥于单个物体,而是以略带写意的手法表现了在冬日暖阳下的吊脚楼老屋群像,通过荣昌陶的刻划花手法体现建筑的受光面和背光面的对比,作者想通过这种方式体现自己孩童时期记忆中老建筑的风貌。现代陶艺家钟鸣的艺术作品在巴渝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上具有创新性和抽象性。他的作品大多将荣昌本地红泥和白泥做成绞胎再进行制作,造型简练概括但内涵丰富。例如体现了土家族青年男女约会场景的作品,利用陶泥可塑性强延展性高的特点将泥片弯曲做成人物的身体,通过简单的造型使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想到夜晚的篝火旁,土家族男青年在深情地吹奏着乐器,而旁边的女孩闭着眼睛沉醉其中还隐约透露着娇羞的神情。作品 憨哥.憨妹 将巴渝男女形象通过夸张、抽象的表现手法制作成花器,体现了一对巴渝夫妻憨直、喜庆、吉祥的特点。抽象艺术是对真实物象的提炼,他要求艺术家具有较好的概括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钟鸣的陶艺作品通过抽象的方式将自己对巴渝人文情怀的理解表现了出来,使人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无限的联想。陶艺家杨敏创作时也经常从巴渝文化中寻找灵感,作品 巴蜀遗风 借鉴了巴渝地区古老酒器的造型,使用了荣昌陶传统的黑釉和朱砂釉,整体造型大气质朴,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作品 在水不着水 使用了荣昌的粗陶用泥板拼接方式成型,图案借鉴了大足石刻的佛像雕塑造型,他将佛像变成平面的图像用半刀泥的方式刻划,陶泥斑驳混沌的质感和佛像莲花图案使作品呈现出一种静谧、祥和的境界。陶瓷艺术作品是陶艺家对生活的认知与反映,但并不是对生活中具体物象的直接描摹,而是加上自己的理解后对物象的艺术化输出,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作者精神世界的体现,也是作者情感的体现,这样的作品包含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将巴渝文化元素运用到陶艺作品中,首先需要陶艺家对这种文化有着深刻的认图 1 春风 图 2 乡愁 图 3 土家族青年 图 4 憨哥.憨妹 137Vol.33No.01(Serial No.318)FOSHAN CERAMICS图 5 在水不着水 图 6 巴蜀遗风 识和浓烈的情感,同时还需要有精湛的陶瓷制作技艺,才能将他的认识和情感通过艺术形象的方式具象的体现出来,这样的作品才具有艺术感染力,当欣赏者与创作者有着同样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历程时,他就会对这件作品产生共鸣,因为作品表达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使他们的精神情感融为一体。5结语文化是当时的人们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得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必定伴随着传统文化的没落和新生文化的繁荣,但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我们不应该摈弃传统文化,而应该继承和发展它,因此我们对巴渝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僵硬的保护,而是创新性地发展。将巴渝文化融入到陶瓷设计中既是对陶瓷设计方式的创新,使得陶瓷产品更有特色,同时增加了传统文化的输出渠道,使它与现代生活方式融合,这种融合就是对巴渝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地发展。参考文献:1海南黎族文化元素在陶瓷艺术中的运用研究J殷健.佛山陶瓷,2022,32(01).2巴渝传统文化要素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J罗茜.名作欣赏.?2021,(24).3地域文化影响下的荣昌陶手工艺造型特征J郭峰.美术观察.?2021,(08).4钟鸣:与陶土共舞J王振德.名家名作.?2020,(05).5张海文艺术作品欣赏J张海文。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55(09).13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