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完成了从政绩驱动向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根据此前北京市“接诉即办”的统计数据,社区是治理类街、乡、镇诉求最集中的区域,约占人民群众诉求的70%。如何加强社区工作、化解社区矛盾、提高社区福利、保持社区稳定成为当前城市治理的核心和重点。对此,北京市强调将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到社区,通过采取未诉先办、主动治理将工作落到细处,实现从“最后一公里”向“最后一百米”延伸,着力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和新思路,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落到实处。二、构建社区“微治理”是践行社会治理的实现形式习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地理住所,还是具有独立利益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更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单元。做好社区工作,将涉及民生的各种急难愁盼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就是紧紧抓住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社区“微治理”是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诉求,利用多元主体协商等民主方式来解决社区范围内存在的各种民生问题,通过提供“全贯穿、全覆盖、全天候和全领域”的公共服务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新型治理模式。随着社区成为社会治理活动中满足民众基本需求、解决纠纷、协调共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北京市通过采取“微治理”来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实现治理工作重点突破,让相关部门和机构下沉社区实现精准化服务,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功能、规范服务流程。同时,建立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细。这为北京市城市管理工作指明了具体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即从微小细致之处着手,精雕细琢做好城市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近3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以人民群众幸福为主线确定发展目标,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达成发展共识,以“接诉即办”为抓手,着力构建社区“微治理”,力争把事情做到小处,把事情做到细处,把工作落到基层,把工作落到实处,为做好新时代的群众工作贡献北京智慧。一、做好社区工作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在经历了持续较快的经济增长后,我国正面临着不断涌现出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伴随城市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对于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而言,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