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几个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开展阶段,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开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在现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的方略,才能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才能使广阔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开展的成果,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开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要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根本经济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经过全党全国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阔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开展,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归根到底,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推向前进。下面,我就当前“三农〞工作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讲几点意见。一、关于农村根底设施建设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开展很不平衡。城市开展很快农村开展滞后。从经济社会开展全局考虑,必须改变这种状况。第2页共9页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认识到工作部署都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调动各方面投入的积极性,大力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这不仅会改善农村的根底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而且会增加农民的就业时机和收入,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要作为今后几年根底设施建设的重点。力争通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在这方面,x年要迈出更大的步伐。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