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一组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而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儿童糖尿病主要以Ⅰ型即胰岛素依赖型为主,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儿童越来越多,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发病机理IDDM胰岛B细胞破坏,分泌胰岛素减少引起代谢紊乱,胰岛素对能量代谢有广泛的作用,激活靶细胞表面受体,促进细胞内葡萄糖的转运,使葡萄糖直接供给能量转变为糖原,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的成员。胰岛素还加强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促进糖酵解抑制糖异生。IDDM病人胰岛素缺乏,进餐后缺少胰岛素分泌的增高,餐后血糖增高后不能下降,高血糖超过肾糖阈值而出现尿糖,体内能量丢失,动员脂肪分解代谢增加,酮体产生增多。由于胰鸟素缺乏可损及生长,在多尿、多饮等症状出现前已有体重的减轻。另外糖尿病时反调节激素如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的增多,加重了代谢的紊乱,使糖尿病发展为失代偿状态。反调节激素促进糖原分解、糖异生增加,脂肪分解旺盛,产生各种脂肪中间代谢的产物和酮体。由于高血糖、高血脂和高酮体血症引起渗透性利尿,而发生多尿、脱水、酸中毒。由于血浆渗透压增高而产生口渴多饮,体重明显减低。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儿童糖尿病常为急性起病,可由于感染、情绪激惹、饮食不当等诱因起病,出现“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及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等。如果有多饮、多尿,又出现呕吐、恶心、厌食或腹痛、腹泻和腿痛等症状则应考虑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出现呼吸深长,发散出酮体味,脱水征及神志改变。患儿有发热、咳嗽等表现为呼吸道有感染。皮肤感染、阴道瘙痒和结核病可与糖尿病并存。儿童糖尿病的特点儿童糖尿病有两个高峰年龄组,5岁~6岁组和11岁~13岁。因为具有年龄小,认知性差,饮食控制较为困难,体力活动量较大,好动等特点,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如能及早防治,严格和持久地控制高血糖,加强护理就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诊断少数儿童糖尿病没有明显症状,需作葡萄糖耐量试验以明确诊断。口服葡萄糖耐量为1.75g/kg,总量不超过75g。诊断标准与成人糖尿病略有不同。无症状者,应具备下列两条,才可诊断为糖尿病。(1)空腹血糖>7.8mmol/L。(2)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并且在0.5、1、1.5小时中至少有一次血糖>11.1mmol/L。糖尿病的治疗原则糖尿病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