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骨髓炎成都中医药大学一、骨骼形态、组织结构:形态:长骨、短骨、扁平骨、不规则骨(含气骨)组织结构:骨质、骨髓、骨膜、软骨长骨的构造二、定义:•化脓性骨髓炎是指所有骨的组成部份(骨、骨膜、骨髓)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炎症。致病菌以金葡菌最多的80%,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约占10%,其它细菌,如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可引起骨髓炎。三、感染途径:•根据发病的原因,其感染途径可分为3类:•1、由血循环带入细菌:细菌从体内其它部位的感染病灶经血循环到达骨组织。•2、由外伤带入细菌:如开放性骨折感染后所发生的骨髓炎。•3、由邻近组织感染直接蔓延到骨组织,软组织感染,如指、趾端关节感染直接蔓延至骨组织。•由血行带入细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由外伤带入细菌→外伤性骨髓炎•由邻近组织感染组织直接蔓延→直接蔓延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慢性骨髓炎祖国医学把骨髓炎分为二类:•1、骨膜下脓肿形成未骨质破坏的为附骨痈。•2、骨质已有破坏或死骨形成或空腔的为附骨疽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于小儿,2-12岁约占80%,男女比4:1。长管状骨最容易感染,尤以干骺端多发,下肢多于上肢,这可能与负重及易受损伤有关,下肢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最多。一、病因:•急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由某一部位病灶的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常见的病灶多位于体表,如疖、痈、毛囊炎,以及扁桃体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但亦有少部份查不出具体病灶。无论有无原发病灶,血液中进入化脓性细菌是诱发骨髓炎先决条件,形成骨髓炎还必须具备以下诱发因素:•1、机体抵抗力下降影响抵抗力的因素很多,体弱,免疫功能低下,久病不愈,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着凉等因素。•2、局部抵抗力低下创伤不是引起骨髓炎的直接原因,但与发病有间接的关系,在临床上一部分患者有外伤史,损伤后局部抵抗力降低,出血、血肿,有利于细菌的繁殖。•3、细菌的毒力细菌毒力大则发病重,如金葡菌感染:来势猛,中毒症状严重。细菌毒力小则发病轻。•4、原发感染病灶未及时控制对原发病灶,如疖、痈、毛囊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感染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二、病理:•病变大多发生在长管状骨干骺端,因其为终末动脉,血流较慢,细菌栓子容易停留,细菌繁殖和局部骨组织的变态反应引起一系列炎性病变,结果使骨组织坏死,形成一个小的骨脓肿。如细菌的毒力小,或者机体的抗力强,则骨脓肿可局限化,形成局限性骨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