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自然进程一般治疗:吸氧,第一周绝对卧床休息,第二周室内活动。再灌注止痛治疗:尿激酶(UK)、链激酶(SK)是目前最常用的二种静脉溶栓药物,症状出现时间小于6小时最为有效。溶栓后2小时血管通畅率达67%,梗死6—12小时后溶栓药物疗效降低,但仍有效果。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与药物溶栓比较,其成功率高达95%,使冠脉再通,可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治疗其他治疗:维生素e、辅酶Q10、万爽力等都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极化液对挽救濒死心肌面积扩大,降低死亡率。转换酶抑制剂有助于改善恢复期的左室重构,降低心衰的发生率。心肌梗死康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静卧床休息,基础代谢率降低有利于疾病恢复,心脏负荷减少,可避免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适当的体力活动除可增强病人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外,还有利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利于调节血脂,减慢冠脉狭窄病变进展速度。心肌梗死的康复住院期(I期):一般1-4周,包括心监护阶段和普通病房阶段,病人出院时应能日常生活自理和平地行走均无气短和心前区不适。中间期(II期):6-8周此期康复目的是减少出院后病死率和增强患者康复信心,运动次数每周2—3次,每次20—60分钟,散步、体操,运动强度为感到疲乏时休息。心肌梗死的康复维持期(III期):目标是提高冠心病心梗死后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出院3个月以上,3-5次每周,每次30-60分钟,步行、体操或慢跑。康复活动以下午为宜。一般人的习惯于清晨活动,但清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此时运动可诱发心绞痛发作或心肌梗死的发生。康复活动后也不宜在过冷或过热的水中洗澡。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阿斯匹林:许多临床试验证实了阿斯匹林在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价值,不论年龄、性别、血压水平、是否合并糖尿病,均可从中获得绝对益处。用法:阿斯匹林50-100mg,早餐后服。抵克力得:与阿斯匹林作用机制完全,它不影响前列环素的合成,所以临床上若阿斯匹林不能耐受者可考虑应用,但偶有副作用是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β受体阻滞剂:作为心梗后二级预防用药已基本定论。主要归因于它的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作用,长期服用宜小剂量。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如舒降之、立普妥可降低血清胆固醇能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的死亡率。降脂治疗能减少粥样硬化的脂质池,减轻斑块变薄和后续的斑块破裂,改善血管内皮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