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阴道分泌物检测新技术——阴道炎五联检2提纲背景1.阴道微生态环境2.常见的阴道疾病3.白带检测方法4.方法优势3背景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是全球重大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WHO1995年统计全球每年有3.33亿可治愈的新病例发生,主要在发展中国家。生殖道感染造成不育达20-60%不等,发达国家36%,不发达国家达85%中国2011年8月6日公布每年有2亿人感染,5%-8%患者一年中有3次以上复发,治疗费达400亿人民币。60%的输卵管性不育为感染造成。常见病、多发病导致不孕不育、流产,出生人口素质下降,增加感染HIV的机会,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对婚姻质量及家庭稳定产生潜在和深远影响。4背景常见疾病发病率1、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发病率31.3%2、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10.44%3、滴虫性阴道炎7.44%4、生殖道菌群失调:89.26%《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年12月第25卷第12期《阴道炎的诊治进展》文章,对6982例门诊就诊女性的统计分析。作者:吴文湘、廖秦平52006年3月-2007年10月,对北京大学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的6982例女性就诊者数据分析微生态正常微生态失调例数7506232背景6背景下生殖道微生态状况11.70%24.50%1.52%19.72%42.55%BVVVCBV+VVC菌群异常pH、清洁度、过氧化氢功能异常BVVVCBV+VVC菌群异常pH、清洁度、H2O2功能异常729152795122926527一.阴道微生物群定植于阴道内的微生物主要由:细菌、真菌、原虫和病毒组成。阴道菌群约有29种,由多种厌氧菌和需氧菌构成。1.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乳酸杆菌、棒状杆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2.革兰氏阴性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加德纳菌、大肠埃希菌及摩根菌3.厌氧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类杆菌、动弯杆菌、梭杆菌及普雷沃菌4.其它条件致病菌:支原体、衣原体、念珠菌8阴道微生态环境中,保持着协调平衡的状态虽然正常阴道内有很多种细菌存在,但是由于阴道与这些菌群之间形成生态平衡并不致病,在维持阴道生态平衡中,雌激素、乳酸杆菌及阴道PH起重要作用。阴道正常酸性环境(PH≤4.5,多在3.8-4.4)但是阴道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或外源性病原体侵入,即可导致炎症发生。若体内雌激素下降或阴道PH升高,如频繁性交(性交后PH可上升至7.2维持6-8小时)、阴道灌洗等均可使阴道PH升高,不利于乳酸杆菌生长。此外长期应用抗生素抑制乳酸杆菌生长,或机体免疫力低下,均可使其他致病菌成为优势菌,引起炎症。9阴道优势菌的特点乳酸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无芽孢、鞭毛、荚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