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代谢异常综合征。以长期高血糖为特征,可以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1996年调查患病率为4%左右。糖尿病分型(1997年ADA)1型糖尿病(1-DM)A、自身免疫性(急发型、缓发型)B、特发型2型糖尿病(2-DM)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分泌不足。特异型糖尿病A胰岛ß细胞功能异常—青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aturityomsetdiabetesoftheyoungMODY)B胰岛素作用基因异常C胰腺外分泌疾病D、其他内分泌疾病E、药物或化学制剂F、免疫介导的罕见类型G、可伴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妊娠糖尿病指妊娠期发生的糖尿病,分娩后糖尿病可消失。诊断标准(1997年ADA)血糖水平是一个连续分布的定量指标,诊断标准是一个人为制定的分割点,血糖高于此值引起各种不良后果(并发症)的风险大为增加。静脉血浆葡萄糖值mmol/L(mg/dl)空腹血糖随机血糖OGTT2H血糖1.糖尿病≥7.0(126)或≥11.1(200)或≥11.1(200)2.血糖稳定机制受损1)空腹血糖升高≥6.1(110)<7.0(126)2)糖耐量减退≥7.8(140)<11.1(200)3.正常人<6.1(110)<7.8(140)1型糖尿病的病因遗传因素—人组织相容抗原是决定1-DM易感性的最主要因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化学物质、饮食因素自身免疫细胞免疫:胰岛内淋巴细胞浸润外周血中CD4/CD8比例增高体液免疫:IAA、ICA、GAD、IL-1浓度增高1-DM的致病机理胰岛ß细胞的破坏可分2期:1)活动期:环境因素在IL-1等细胞因子的介导下启动ß细胞的损伤2)持续(扩展期):ß细胞表面具有1-DM的易感基因,则B淋巴细胞就能成为抗原递呈细胞,将ß细胞损伤后的抗原递呈给T淋巴细胞,刺激B淋巴细胞形成大量自身抗体,进一步破坏细胞,造成80-90%胰岛ß细胞破坏,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可形成1-DM2-DM的病因遗传因素较1-DM更为重要,家族倾向较明显,但为多基因异质性的遗传疾病。环境因素、肥胖、高热量饮食及体力活动减少是2-DM的主要发病因素2-DM的发病机理由于多种糖尿病的易感基因共同作用导致胰岛ß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胰岛ß细胞功能障碍,胰岛素分泌数量异常,胰岛素结构异常活性下降,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的缺陷和数量减少导致胰岛素抵抗。环境因素、肥胖、高热量饮食及体力活动减少是最主要环境因素病理变化1-DM的特征为胰岛ß细胞数量减少及胰岛炎。2-DM的特征为淀粉样变性,胰岛不同程度的纤维化。ß细胞数量减少不太明显。病理生理1-DM—由于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