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敏感性高血压特点及防治•2017.10•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疾患,盐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早在2600年前的著名医学论著《黄帝内经》中就有“咸者,脉弦也”的论断。•大量的研究证明,盐的摄入与心血管疾患危险直接相关。在人群内个体间对盐负荷或限盐却呈现不同的血压反应,即存在盐敏感性问题。血压的盐敏感性是指相对高盐摄入所呈现的一种血压升高的反应,与之相关联的高血压称为盐敏感性高血压。我国北方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当中58%以上为盐敏感者,血压正常人群中近1/3为盐敏感者。盐敏感性高血压的病生理特点•1.盐敏感性涉及一系列参与血压调节的病理生理改变。其中最主要的是钠代谢异常:盐敏感者钠代谢障碍主要表现为体内钠水潴留,细胞内钠含量增加,盐负荷后进一步升高;细胞膜钠离子转运缺陷。肾脏盐皮质激素受体活化,肾小管钠离子转运异常,肾排钠功能障碍,盐负荷后肾排钠反应延迟。•2.盐敏感者内源性哇巴因物质释放增加,OLC可以抑制钠泵活性,具有强大的利钠、利尿、正性肌力作用和增加血管平滑肌张力等作用,参与水钠代谢及血压的调节。•3.另外,盐敏感性还涉及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不良、氧化应激与炎症激活等病生理机制,这些机制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参与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盐敏感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1.盐负荷后血压明显升高盐敏感者对于急性或慢性盐负荷均呈现明显的升压反应,而短期给予呋塞米利尿缩容或限制盐的摄入量则可使血压降低。这已作为测定盐敏感性的经典方法。•2.血压的昼夜差值缩小、夜间谷变浅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在高盐和低盐摄入时,均表现有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小,24h血压波动曲线的夜间谷变浅或消失,甚至夜间血压高于白昼血压,呈典型的“非杓型”;血压正常盐敏感者在盐负荷时也呈“非杓型”趋势。•3.靶器官损害出现早盐敏感性高血压易于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且进展较快,程度更为严重。盐敏感者较早的出现左心室肥厚,主要表现为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的增厚。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增多,有较早发生肾功能损害的倾向。另外,盐敏感者呈现的“非杓型”血压波动,是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针对这一部分患者,尽量的减少血压波动幅度和降低夜间的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4.血压的应激反应增强盐敏感者于精神激发试验和冷加压试验后血压的增幅值明显高于盐不敏感者,且持续时间较长。•5.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盐敏感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增快,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性(FMD)低于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