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医131徐丽Porcinepseudorabies,PR猪伪狂犬病概述病原学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制目录一、猪伪狂犬病的概述一、猪伪狂犬病的概述猪伪狂犬病(porcine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猪的临诊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临诊症状,还可侵害消化系统。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统临诊症状,公猪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临诊症状。二、病原学二、病原学伪狂犬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α-疱疹病毒亚科,病毒粒子为圆形,直径150~180nm,核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直径为105~110nm。病毒粒子的最外层是病毒囊膜,它是由宿主细胞衍生而来的脂质双层结构。囊膜表面有长约8~10nm呈放射状排列的纤突。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PRV抵抗力:PRV是疱疹病毒中抵抗力较强的一种。在37℃下的半衰期为7h,8℃可存活46天,而在25℃干草、树枝、食物上可存活10~30天,但短期保存病毒时,4℃较-15℃和-20℃冻结保存更好。病毒在pH4一9之间保持稳定。PRV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福尔马林和紫外线照射等敏感。一般常用消毒剂对其都有效。5%石碳酸经2min灭活,0.5%一1%氢氧化钠使其灭活。对热的抵抗力较强,55一60℃经30一50min才能灭活,80℃经3min灭活。PRV血清型:PR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毒株间存在差异。PRV糖蛋白:到目前为止,在PRV中已发现11种糖蛋白,分别命名为gB、gC、gD、gE、gI、gL、gH、gG、gK、gM和gN。其中gB、gD、gK、gH和gL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而gC、gE、gI、gG、gM和gN是非必需的。PRV毒力:PRV的毒力由几种基因协同控制,主要有gE、gD、gI和TK基因,其中TK基因是主要的毒力基因,控制病毒在神经组织内的复制。TK基因一旦失活,则PRV对宿主的毒力将丧失或明显降低。PR基因工程苗都是缺失TK或gE、gC、gG。PRV主要基因的功能及作用:gE基因是PRV的一个主要的毒力基因,可影响病毒在细胞间的扩散,对病毒侵染神经系统也具有重要意义,是PRV从视网膜、嗅觉上皮细胞、三叉神经节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所必需的。gE基因在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gB基因是主要免疫原性蛋白,可诱导机体产生依赖于和不依赖补体的中和抗体。gC基因在病毒从感染细胞释放的过程中及作为免疫原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可诱导机体产生不依赖于补体的抗体,还可以产生细胞免疫应答gD在病毒与细胞牢固吸附中起重要作用,在机体免疫中它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