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目录一、瘢痕的定义二、瘢痕的形成过程三、瘢痕的组织学分类四、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鉴别五、病理性瘢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六、两种重要的病理性瘢痕研究方法七、病理性瘢痕的研究模型八、治疗九、展望十、我的科学问题一、瘢痕的定义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代谢机能失去正常的约束控制,持续处于亢进状态,以致胶原纤维过度增生的结果,又称为结缔组织增生症,在中医上称为蟹足肿或巨痕症,它表现为隆出正常皮肤,形状不一,色红质硬的良性肿块。二、瘢痕的形成过程瘢痕的形成过程也即是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以下以皮肤手术切口为例,叙述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1.急性炎症期:数小时内便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充血、浆液渗出及白细胞游出。2.伤口收缩:2~3日后边缘的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中心移动,伤口迅速缩小,14天左右停止。伤口收缩是由伤口边缘新生的肌成纤维细胞的牵拉作用引起,与胶原无关。二、瘢痕的形成过程(续)3.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大约从第3天开始从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肉芽组织填平伤口。毛细血管大约以每日延长0.1~0.6mm的速度增长。第5~6天起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随着胶原纤维越来越多,出现瘢痕形成过程,大约在伤后一个月瘢痕完全形成。4.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创伤发生24小时内,伤口边缘的基底细胞即开始增生,覆盖在肉芽组织表面,当这些细胞相遇时,则停止迁移,并增生、分化成为鳞状上皮。健康的肉芽组织对表皮再生十分重要,它可以提供上皮再生所需的营养及生长因子。三、瘢痕的组织学分类表浅性瘢痕:发生于表皮或真皮表层的瘢痕,局部平坦,一般无功能障碍。增生性瘢痕:发生于真皮深层的瘢痕,是突出于皮肤表面但局限于原有损伤范围的瘢痕。萎缩性瘢痕:发生于皮肤全层与皮下的瘢痕。具有很大的收缩性,可牵拉临近的组织、器官,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瘢痕疙瘩:大部分瘢痕疙瘩通常发生在局部损伤1年后,一般表现为高出周围正常皮肤的、超出原损伤部位的持续性生长的肿块,扪之较硬,弹性差,局部痒或痛。四、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鉴别两者统称为病理性瘢痕相同点:基本病理形式均以胶原纤维在真皮大量沉积为组织特征不同点:过去:增生病变局限于病损——增生性瘢痕增生病变超出病损区——瘢痕疙瘩现在:两者除了“量”的区别,还有“质”的区别瘢痕疙瘩可以归入皮肤良性肿瘤的范畴四、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鉴别(续)增生性瘢痕:是因成纤维细胞增殖、生长失控,胶原过度沉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