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又名多动症,是一组由生物、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以注意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心理社会因素家庭和社会因素对ADHD发生起的作用至今不明,但肯定对该症的发展和结局发生影响。2.遗传学⑴ADHD的遗传度和精神分裂症相似0.7-0.8;⑵父/母患ADHD的,其子女患ADHD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群的5~7倍;⑶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51%~80%,双卵双生了为29%~33%;⑷在ADHD亲属中有1/5~2/5的人患ADHD;⑸持续到成年的ADHD患者子女患ADHD的机率为50%。3.神经解剖⑴所有区域脑体积减少,与药物治疗状态无关,没有性别差异;⑵体积异常随年龄增长持续存在;⑶体积测量的发现与ADHD严重程度相关。4.功能性脑成像额叶皮层和皮层下结构低活性。5.神经生化主要是DA和NE功能失调,利他林通过阻断DA载体蛋白提高细胞外DA浓度起到治疗ADHD效果的。6.分子遗传学与ADHD有关的特定基因:⑴3号染色体人类甲状腺受体βgene的少见突变;⑵5号染色体多巴胺转运载体基因(DAT1);⑶11号染色体多巴胺受体D4基因(DRD4)。核心症状:注意缺陷冲动/多动⑴在功课、工作或其它活动中常常不能仔细地注意细节,或常常发生粗心大意的错误;⑵在作业或游戏中,常常难以保持注意力;⑶别人对他讲话时常常显得没有在听;⑷常常不能听从指导去完成功课、家务或工作中任务;⑸常常难以安排好作业或活动;⑹常常回避、厌恶或勉强参加那些要求保持精神集中的作业;⑺常常遗失作业或活动所需的物品(如作业、书本、铅笔、玩具或工具);⑻常常因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⑼在日常活动中常常忘记事情。⑴常常手或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⑵在课堂或其它要求保持座位的场合离开位子;⑶在不适当的场合常常过多地走来走去或爬上爬下;⑷常常难以安静地游戏或参加业余活动;⑸常常不停地活动,好象“受发动机驱动”;⑹常常说话过多。⑴在问题说完之前抢答,⑵对需要轮换的事情常常不耐烦等待;⑶常常打断或闯入他人的谈话或游戏。症状标准:需具备注意障碍或冲动/多动症状六项或以上。病程标准:7岁以前起病,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严重程度标准:⑴在社交、学业和职业功能上具有临床意义损害的明显证据;⑵有些症状所致的损害至少在两种环境(例如学校、单位或家庭)出现。排除标准:症状并非由其它精神障碍所致。注意障碍为主型:容易分心,无过分多动或冲动混合型:主要表现全部三类症状多动-冲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