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成员:王伟文、羊丽佳、吴方德吴剑、吴银炉、陈淑娟王晓光百科名片真菌界担子菌门伞菌亚门伞菌纲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分布区域:黑龙江、吉林、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国内有8个种,黑龙江拥有现有的全部8个品种,云南现有7个种。野生黑木耳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林区、秦巴山脉。黑木耳简介木耳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药、可补,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久食不厌,有“素中之荤”之美誉,世界上被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而黑木耳培植方法,在世界农艺、园艺、菌艺史上,都堪称一绝。形态特征木耳指木耳属(学名:AuriculariaorWoodear)的食用菌,是子实体胶质,成圆盘形,耳形不规则形,直径3-12厘米。新鲜时软,干后成角质。口感细嫩,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生物学特性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实体,但以20~24℃最适宜。菌丝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长,子实体形成时要求耳木含水量达7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90%~95%。菌丝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期需250~1000lx的光照强度。为好气性真菌,pH5~5.6最适宜。黑木耳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与塑料袋代料栽培等多种。段木栽培:黑木耳人工栽培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起源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的第一个食用菌品种。原木砍花,种植黑木耳。椴木木耳栽培过程1、制种2、耳木准备3、接种4、定植管理5、散堆排场6、出耳管理1、制种菌种有锯木屑菌种与枝条菌种,前者用锯木屑与麦麸等配制成培养基;后者用直径1cm的枝条切成1.5cm长,加入蔗糖、米糠等营养成分,装瓶后高压灭菌,接入母种,在25~28℃下培养1个月,菌丝即可长满瓶。2、耳木准备栽培场地选好后就应准备耳木,常用的耳木种类有壳斗科和桦木材的树种,选胸高处直径10~12cm的耳树,砍伐后截成1~1.2m长段,截面用新石灰涂刷,然后置于通风向阳处架晒。3、接种接种用的工具应预先用乙醇消毒。先在耳木上;用电钻以穴距7cm垂直打深1.5cm的穴,如用锯木屑菌种则应填满穴,按紧后盖好预制的树皮盖。枝条菌种插入接种孔后用锤敲紧,使之与段木表面平贴、无孔隙。4、定植管理首先应上堆发菌,将接菌的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堆内温度以20~28℃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在南方3~4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