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的机制与应用陈志强老师张怡萱2016.07.25组胺•由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胃黏膜壁细胞、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等细胞的组氨酸脱羧酶从L-组氨酸合成而来,通过其4种组胺受体(H1、H2、H3和H4)产生效应,主要储存于肥大细胞中。•Q:想一想那几个部位的组胺浓度最高?•组胺是经典的致痒介质,皮内注射组胺引起瘙痒并伴有充血、风团、红斑三联反应,即荨麻疹症状。用抗组胺药通常能减轻瘙痒。现代药物与临床Drugs&Clinic2010年第25卷第1期19-21抗组胺药研究进展组胺相关研究历史回顾ModifiedfromSimonsFER.Antihistamines,Chapter51,inMiddleton'sAllergy:PrinciplesandPractice,Mosby,6thEdition,20031910首次发现组胺1937合成第一个抗组胺药1942抗组胺药首次用于临床1943抗组胺药中枢系统不良反应首次报道1955阐明抗组胺药的抗变态反应作用1981第二代抗组胺药问世1986报道抗组胺药物的心血管不良反应1991H2受体克隆成功1993H1受体克隆成功1998H1受体多态性阐述1999H3受体克隆成功2000H4受体克隆成功组胺(HA)Ⅰ、组胺生化结构Ⅱ、组胺的药理作用Ⅲ、组胺受体类型Ⅰ、组胺生化结构1、化学结构为β-乙胺基咪唑,分子量为111Dalton;2、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皮肤、肺、胃粘膜、肝、肌肉、结缔组织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3、体内HA是由L-组胺酸经L-组胺酸脱羧酶的脱羧作用而得;4、新合成得HA主要与蛋白质结合,以无活性复合物形式储存于肥大细胞和碱性粒细胞中。Ⅱ、组胺的药理作用1、心血管系统(1)心脏激动心脏H1受体,减慢房室传导,增强心房肌收缩力;激动心脏H2受体,使心率加快,心室肌收缩力增强。(2)血管激动血管的H1和H2受体均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血管通透性增加。(3)血小板血小板膜上存在H1和H2受体。激动H1受体,可激活磷脂酶A2,介导花生四烯酸释放,调节血小板内Ca²+水平,促进血小板聚集。激动H2受体,可增加血小板内cAMP浓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最终效应取决于二者功能平衡变化结果。Ⅱ、组胺的药理作用2、外分泌腺胃酸、胃蛋白酶分泌亢进,唾液等其他外分泌增加;3、平滑肌•刺激H1受体引起收缩,但各种平滑肌的敏感性不同。①健康人支气管平滑肌对组胺不敏感,但哮喘和其他有肺部疾病患者对组胺的敏感性可增强100~1000倍,引起支气管收缩甚至痉挛,小剂量即可引起呼吸困难;②胃肠平滑肌收缩,大剂量可引起腹泻;③人子宫平滑肌对组胺不敏感,但孕妇发生变态反应时,可引起流产或早产。•H2受体引起舒张。Ⅱ、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