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白血病▲急性白血急性白血病病▲慢性白血慢性白血病病2白血病是累及造血干细胞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以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细胞为特征。根据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程度,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我国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约5.5:1),其中急非淋最多见。成人以急粒最多见,儿童中急淋较多见。概述3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原始白细胞原始红细胞原始巨核细胞早幼白细胞中幼白细胞晚幼白细胞成熟白细胞成熟红细胞成熟血小板急性慢性4白血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病毒因素2.放射因素3.化学因素4.遗传学因素5急性白血病6评估病人7病人,女,48岁,牙龈出血半个月。查体:T37℃,P80次/分,R18次/分,Bp100/70mmHg,双颈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双踝关节肿、痛。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Hb98g/L,RBC2.5X1012/L,WBC24.0×109/L,PLT82×109/L,N13.8%,L76.2%,M10.0%,可见幼稚淋巴细胞,骨髓原始淋巴细胞占35%。初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例导入见案例视频218病例导入结合上述病例请思考:1、为什么不诊断为慢性性白血病?2、急性白血病临床特点是什么?3、怎样治疗、护理?9概述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抑制正常造血。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0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1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可能是人体在病毒、放射、化学、遗传学因素作用下,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对恶性细胞不能识别及消灭,使之得以繁殖,最终导致白血病。12二.临床表现131.发热:可低热也可高达39~40℃以上,发热过高往往提示有继发性感染。2.出血:几乎所有急性白血病病人在病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颅内出血是最为严重的临床表现。3.贫血:常为首发症状。14▲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急淋病人。▲骨骼和关节疼痛:胸骨下端局部压痛对白血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是白血病髓外复发的主要根源。▲皮肤、黏膜浸润:皮下结节、牙龈肿胀等。▲睾丸肿大:也是白血病髓外复发的根源。4.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发热贫血貌皮下出血白血病细胞浸润眼球后白血病细胞浸润皮下组织17三、检查及诊断18(一)检查1.外周血象:多数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外周血可见原始和(或)早幼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