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相关知识综合内科一、概述●乙型肝病毒性肝炎(HBV)简称乙型肝炎●传播途径:血液与体液●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少数)●人群感染率60%HBsAg阳性率约为10-15%概述乙肝病毒本身不致病,它对肝细胞损伤主要是由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反应所致。乙肝病毒感染机体后,侵入到肝细胞内,致使肝细胞的某些结构发生变化,激发机体对自身的肝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引起肝细胞损伤。在严重的肝损害病例中,机体免疫系统甚至将没有被HBV侵犯的肝细胞也一同杀死,这也说明自身免疫反应在乙肝炎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概述免疫功能正常者,机体对感染HBV的肝细胞发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随着病毒被逐步消除,逐渐痊愈。这正是我国有45%以上的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最终大部分人体内已经没有乙肝病毒残留的原因。二.传播途径:HBV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排出体外,并通过注射或非注射途径进入易感者体内。注射途径和母婴传播、生活上密切接触、手术等途径传播,血液接触等传播途径最为主要。吸血昆虫传播乙型肝炎虽有可能但缺乏充分的证据。不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大都为散发病例HBsAg携带者以男性居多,其原因未明。三.乙肝两对半表面抗原(HBsAg):表示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表示体内是否有保护性,可以抵抗病毒入侵е抗原(HBeAg):表示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乙肝两对半е抗体(抗-HBe):则表示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核心抗体(抗-HBc):主要表示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四.常见乙肝标记物模式及其意义1.大三阳2.小三阳HBsAg阳性HBsAg阳性抗-HBs阴性抗-HBs阴性HBe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阴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抗-HBc阳性乙肝急性期乙肝慢性期常见乙肝标记物模式及其意义模式3模式4HBsAg阳性HBsAg阴性抗-HBs阴性抗-HBs阴性HBeAg阴性HBeAg阴性抗-HBe阴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抗-HBc阳性乙肝慢性期乙肝恢复期或窗口期常见乙肝标记物模式及其意义模式5模式6HBsAg阴性HBsAg阴性抗-HBs阴性抗-HBs阳性HBeAg阴性HBeAg阴性抗-HBe阴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抗-HBc阳性乙肝恢复期乙肝康复期常见乙肝标记物模式及其意义模式7模式8HBsAg阴性HBsAg阴性抗-HBs阳性抗-HBs阳性HBeAg阴性HBeAg阴性抗-HBe阴性抗-HBe阴性抗-HBc阳性抗-HBc阴性乙肝康复期乙肝免疫接种或隐性感染后常见乙肝标记物模式及其意义模式9HBsAg阴性抗-HBs阴性HBeAg阴性抗-HBe阴性抗-HBc阴性非乙肝感染五.转氨酶与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