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实验室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包括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组织病理学)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检查免疫分型分子学检测:C-KIT、FLT3-ITD、NPM1、CEBPA基因突变细胞遗传学诊断、分型相关的分子标志检查(如PML/RARα、AML1/ETO、CBFb/MYH11、MLL重排等)实验室检查诊断、分类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诊断AML的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细胞下限为20%2证实以下克隆性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t(8;21)(q22;q22)inv(16)(p13;q22)t(16;16)(p13;q22)t(15;17)(q22;q12)即使原始细胞<20%,也应诊断为AML3AML(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诊断应满足:2个髓系免疫表型阳性且淋系标记2个或髓过氧化物酶(+)或非特异性酯酶(+)或丁酸盐(+)由于许多单位无法开展遗传学检查,而且FAB分型和WHO分类又存在密切关系(WHO分类中的类型多可以在FAB分型中找到对应类型);在采纳WHO诊断AML的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细胞下限为20%的前提下,也可以用FAB分型名称描述诊断细胞形态学修正原始细胞范畴包括一些胞质含有颗粒者,不包括正常早幼粒细胞和可以辨认的幼单核细胞、原始红细胞和原始巨核细胞Ⅰ型原始细胞包括与原始细胞不易区分的大小不一的无法分类者,胞质内常无颗粒,核仁明显,染色质浓集不佳,较小的原始细胞核胞质比例高(0.8:1),较大的可稍低Ⅱ型原始细胞胞质内含有几颗及少许原始的嗜天青颗粒,其他似Ⅰ型,但胞核胞质比例偏低而胞核仍在中间早幼粒细胞出现下列特征为早幼粒细胞而不再认为Ⅱ型原始细胞:胞核偏位;高尔基体发育;染色质较致密或结块;颗粒很多和低核质比例FAB协作组修正的原始细胞范畴和形态学髓系的发育、成熟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分叶核逐渐成熟白血病6•骨髓中几乎全为Ⅰ型原始细胞,胞体大小不一,类似ALL-L2型细胞。胞浆透明,嗜碱性,无嗜天青颗粒,一般无Auer小体,胞核胞质比例高,染色质细腻,核仁明显。•髓过氧化酶(MPO)及苏丹黑B(SBB)阳性细胞<3%。氯化乙酸酯酶(CE)阳性<3%。丁酸萘酚酯酶阴性。•电镜下,MPO(+);CD33或CD13等髓系标志可呈(+),淋巴系抗原通常为(-),但有时CD7+、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M0--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微分化型•骨髓中未分化的原粒细胞(I型+Ⅱ型)占骨髓非红系细胞的90%以上,早幼粒细胞很少,中性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至少3%细胞MPO染色阳性。•原粒细胞浆中无颗粒为Ⅰ型,出现少数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