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酒精中毒后猝.ppt
下载文档

ID:121621

大小:1.31MB

页数:41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2-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急性 酒精中毒
查房病人一般资料查房病人一般资料 姓名:李子亮姓名:李子亮 性别:男性别:男 年龄:年龄:48岁岁 诊断:心源性猝死诊断:心源性猝死 病史汇报病史汇报 患者李子亮,男,48岁,20分钟前家人发现其突然呼吸急促后呼之不应,于2011年3月21日凌晨2点25分由120送入我科,家人诉3月20日晚八点左右患者与朋友出去饮酒,饮酒量不详。既往史:冠心病。一般检查 体格检查:明显发绀,深昏迷,体温:36,双侧瞳孔直径5毫米,脉搏测不到,呼吸断续,呈叹气样,颈、股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到,心音消失。辅助检查:心电监护示不规则颤动波。诊断:心博骤停。急诊处理 处理: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心电监护、非同步电除颤、同时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建立两路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心三联、呼二联、5碳酸氢钠升压,0.9生理盐水100毫升加盐酸纳洛酮0.8毫克静脉注射等急诊处理。什么叫心源性猝死?是由各种心脏原因所引起的,以急性症是由各种心脏原因所引起的,以急性症状开始状开始1小时内骤然意识丧失为前驱的小时内骤然意识丧失为前驱的自然死亡,即不论事前存在的心脏病自然死亡,即不论事前存在的心脏病已被诊断已否,死亡的特征涉及其发已被诊断已否,死亡的特征涉及其发生的时间和方式是不可预料的、快速生的时间和方式是不可预料的、快速的,并起因于自然的病理生理过程而的,并起因于自然的病理生理过程而非人为或外伤因素造成者。非人为或外伤因素造成者。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有哪些?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有哪些?冠心病冠心病 最常见最常见 心室肥厚心室肥厚 心肌疾病与心力衰竭心肌疾病与心力衰竭 心脏炎症、浸润、肿瘤及退行性变心脏炎症、浸润、肿瘤及退行性变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 心源性猝死的发病机制有哪心源性猝死的发病机制有哪些?些?各种心脏结构异常加之某些功能性改变各种心脏结构异常加之某些功能性改变,可影响心肌的稳定性可影响心肌的稳定性,诱发致命性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致死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致死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颤室颤 严重心动过缓严重心动过缓、心室停搏心室停搏 无脉搏电活动无脉搏电活动(电机械分离电机械分离)心脏猝死临床表现有哪些?1.1.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扪不到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扪不到 2 2.神志突然丧失神志突然丧失、抽搐抽搐 3 3.呼吸减慢呈叹息样直至停止呼吸减慢呈叹息样直至停止 4 4.瞳孔散大瞳孔散大、固定固定 从病史来看,为何诊断为新博骤停?患者神志不清、血压、脉搏都测不到患者神志不清、血压、脉搏都测不到,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发绀明显、心电监护示室颤,根据以上临明显、心电监护示室颤,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心博骤停床表现即可诊断为心博骤停 心源性猝死的治疗原则有哪心源性猝死的治疗原则有哪些?些?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1.识别心脏骤停识别心脏骤停 2.告急告急 3.基础生命活动支持基础生命活动支持 心跳呼吸骤停的复苏成功率?心跳呼吸骤停心跳呼吸骤停1 1分钟内分钟内-复苏成功率复苏成功率接近接近100%100%4 4分钟内分钟内-约约50%50%4646分钟开始分钟开始-10%10%超过超过6 6分钟开始分钟开始-约约4%4%1010分钟以上分钟以上-几乎无存活的可能几乎无存活的可能 心肺复苏开始得越早,成功率越高心肺复苏开始得越早,成功率越高 判断判断 体位体位 呼救呼救 A A 开放气道开放气道 B B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 C C 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流程图心肺复苏流程图 D 除颤除颤 1min 心脏骤停的病人如何处理?心脏骤停的病人如何处理?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据不同的情况,其生存率在5%60 之间。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CPR)和尽早进行复律治疗。心肺复苏又分初级心肺复苏和高级心肺复苏 检查大动脉搏动是否存在检查大动脉搏动是否存在 操作者跪于患(伤操作者跪于患(伤)者一侧,一手置)者一侧,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头部于患者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位,另一保持后仰位,另一手以食指、中指尖手以食指、中指尖置于喉结上,然后置于喉结上,然后滑向颈肌(胸锁乳滑向颈肌(胸锁乳突肌)旁的凹陷处突肌)旁的凹陷处,触摸颈动脉。,触摸颈动脉。判断呼吸判断呼吸 检查有无呼吸检查有无呼吸 胸廓有无起伏胸廓有无起伏 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 面部感觉有无气流呼出面部感觉有无气流呼出 35 s 如何识别心脏骤停?如何识别心脏骤停?当患者意外发生意识丧失时,首先需要判断是否由心脏骤停引起。可先用数秒钟观察患者对声音和周围环境的反应、皮肤的颜色、呼吸运动,同时立即触诊大动脉有无搏动。突发意识丧失,伴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特别是心音消失,是心脏骤停的主要诊断标准。非医务人员触诊大动脉搏动有困难,可直接通过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面色苍白或青紫等作出心脏骤停的诊断。触诊颈动脉搏动的方法为:以患者喉结为定点标志,食指和中指沿甲状软骨向侧下方滑动2 3 cm,至胸锁乳突肌凹陷处,检查有无动脉搏动。什么是初级心肺复苏?什么是初级心肺复苏?即基础生命活动的支持,一且确立心脏骤停的诊断,应立即进行。其主要措施包括人工胸外按压、开通气道、人工呼吸,被简称为CAB(circulation,airway,breathing,)三步曲。如何胸外心脏按压?是建立人工循环的主要方法,胸外按压时,血流产生的原理比较复杂,主要是基于胸泵机制和心泵机制。通过胸外按压可维持一定的血液流动,配合人工呼吸可为心脏和脑等重要器官提供一定的含氧的血流,为进一步复苏创造条件。人工胸外按压时,病人应置于水平位。头部不应高于心脏水平,否则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影响脑血流。下肢可抬高,以促进静脉血回流。若胸外按压在床上进行,应在病人背部垫以硬板。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胸骨中下1/3 交界处。用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胸骨的下半部,另一手掌重叠放在这只手背上,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确保方向一致,手指无论是伸展还是交叉在一起,都不要接触胸壁。按压时肘关节伸直,依靠肩部和背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压低约35cm,随后突然松弛,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按压频率为100 次分。胸外按压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肋骨骨拆、心包积血或心脏压塞、气胸、血胸、肺挫伤、肝脾撕裂伤和脂肪栓塞。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尽量避免并发症发生。胸外按压前,亦可先尝试拳击复律(thumpversion)。方法是:从2025cm 高度向胸骨中下1/3 交界处拳击12 次,部分患者可瞬即复律。若患者未能立即恢复脉搏与呼吸,:不应继续拳击。由于存在使室速恶化为室颤的风险,所以不能用于室速且有脉搏的患者。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 确定按压位置:食指、中指确定按压位置:食指、中指沿肋骨下缘向上摸至两侧沿肋骨下缘向上摸至两侧肋缘与胸骨连接处的切迹肋缘与胸骨连接处的切迹,以食指、中指放于该切,以食指、中指放于该切迹上,将另一手的掌根部迹上,将另一手的掌根部放于横指旁,再将第一手放于横指旁,再将第一手叠放再另一手的手背上,叠放再另一手的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扣起,手指两手手指交叉扣起,手指离开胸壁。离开胸壁。胸外心脏按压时要注意什么?(1)确保正确的按压部位,既是保证按压效果的重要条件,又确保正确的按压部位,既是保证按压效果的重要条件,又可避免和减少肋骨骨折的发生以及心、肺、肝脏等重要脏器可避免和减少肋骨骨折的发生以及心、肺、肝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的损伤。(2)双手重叠,应与胸骨垂直。如果双手交叉放置,则使按压双手重叠,应与胸骨垂直。如果双手交叉放置,则使按压力量不能集中在胸骨上,容易造成肋骨骨折。力量不能集中在胸骨上,容易造成肋骨骨折。(3)按压应稳定地、有规律地进行。不要忽快忽慢、忽轻忽重按压应稳定地、有规律地进行。不要忽快忽慢、忽轻忽重,不要间断,以免影响心排血量。,不要间断,以免影响心排血量。(4)不要冲击式地猛压猛放,以免造成胸骨、不要冲击式地猛压猛放,以免造成胸骨、肋骨骨折肋骨骨折或重要或重要脏的损伤。脏的损伤。(5)放松时要完全,使胸部充分回弹扩张,否则会使回心血量放松时要完全,使胸部充分回弹扩张,否则会使回心血量减少。但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壁,以保证按压位置的准确。减少。但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壁,以保证按压位置的准确。(6)下压与放松的时间要相等,以使心脏能够充分排血和充分下压与放松的时间要相等,以使心脏能够充分排血和充分充盈。充盈。(7)下压用力要垂直向下,身体不要前后晃动。正确的身体姿下压用力要垂直向下,身体不要前后晃动。正确的身体姿势既是保证按压效果的条件之一,又可节省体力。势既是保证按压效果的条件之一,又可节省体力。(8)最初做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最初做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45个循环后,检查一个循环后,检查一次生命体征次生命体征;以后每隔以后每隔45分钟检查一次生命体征,每次检查分钟检查一次生命体征,每次检查时间不得超过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秒钟。开放气道以保证呼吸道通畅,是进行人工呼吸开放气道以保证呼吸道通畅,是进行人工呼吸的首要步骤如何实施开放气道?的首要步骤如何实施开放气道?将患者仰卧,松解衣领及裤带,挖出口中污物、义牙及呕吐物等,然后按以下手法开放气道:1.仰面抬颈法 使患者平卧,救护者一手抬起患者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侧下按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颈部抬起。2.仰面举颏法 患者平卧,救护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手掌用力向后压以使其头后仰,另一手的手指放在靠近颏部的下颌骨的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使病人牙齿几乎闭合。3.托下颌法 患者平卧,救护者用两手同时将左右下颌角托起,一面使其头后仰,一面将下颌骨前移。注意:对疑有头、颈部外伤者,不应抬颈,以避免进一步损伤脊髓。4.口咽部异物清除 救护者将一手大拇指及其它手指及其它手指抓住患者的舌和下颌,拉向前,可部分解除阻塞,然后用另一手的示指伸入患者口腔深处直至舌根部,掏出异物,本法仅限于患者意识丧失的场合使用。如何人工呼吸?如何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先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附近,感觉有无气息,再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动作,最后仔细听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若无上述体征可确定无呼吸,应立即实施人工通气,判断及评价时间不应超过10 秒。气管内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的最好方法。当时间或条件不允许时,口对口呼吸不失为一种快捷有效的通气方法,施救者呼出气体中的氧气足以满足患者需求,但首先要确保气道通畅。术者用置于患者前额的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鼻孔,吸一口气,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然后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 秒以上,确保呼吸时有胸廓起伏。两人进行心肺复苏时,应每5 次胸外按压给予一次通气,单人进行心肺复苏则可每15 次胸外按压连续给予两次通气,交替进行。上述通气方式只是临时性抢救措施,应争取马上气管内插管,以人工气囊挤压或人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与输氧,纠正低氧血症。心脏骤停的病人如何做好心脏电心脏骤停的病人如何做好心脏电除颤?除颤?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及时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虽可部分维持心脑功能,但极少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而迅速恢复有效的心律是复苏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中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时间是治疗室颤的关键,每延迟除颤1 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一旦心电监侧显示为心室颤动,应立即用2 00J能量进行直流电除颤,若无效可立即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除颤,能量分别增至200300J和360J.如果连续3 次除颤无效提示预后不良,应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并同时给予lmg 肾上腺素静脉注射,随之再用360J能量除颤一次。如仍未成功,肾上腺素可每隔35 分钟重复一次,中间可给予除颤。此时应努力改善通气和矫正血液生化指标的异常,以利重建稳定的心律。心脏骤停后电除颤的时间是心肺复苏成功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电除颤虽然列为高级复苏的手段,但如有条件应越早进行越好,并不拘泥于复苏的阶段,提倡在初级心肺复苏中即行电复律治疗。有效按压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有效按压的判断标准是什么?1 1)能触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能触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