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血液循环BloodCirculation概述:血液循环的概念、组成、功能第四章血液循环BloodCirculation第一节心脏的生物电活动第二节心脏的泵血功能第三节血管生理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第五节器官循环【目的与要求】掌握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影响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的因素,有效不应期的意义。熟悉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正常/异位起搏点。掌握心动周期、搏出量、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概念。心脏的泵血过程,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音的产生和特点。掌握动脉血压概念、正常值、形成和影响因素。组织液生成。中心静脉压概念、正常值、意义。掌握心交感、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心血管中枢,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过程及意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熟悉冠脉循环的生理特点;冠脉血流量的调节。了解:本章其他内容第一节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内容纲要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二、心肌的生理特性三、体表心电图普通心肌细胞:(工作细胞)构成心房壁、心室壁;具有收缩性、兴奋性和传导性;特殊心肌细胞:构成心脏特殊传导系统;主要包括P细胞和浦肯野细胞--自律细胞;具有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心肌细胞的分类自律细胞:非自律细胞:?快反应细胞:去极快、Na内流、快通道慢反应细胞:去极慢、Ca内流、慢通道P细胞和浦肯野细胞过渡C、结区C、心房壁和心室壁C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特点1.其波形和形成机制比骨骼肌、神经细胞复杂。2.不同的心肌细胞其跨膜电位的幅度持续时间、波形、产生机制不尽相同复习神经纤维的生物电:静息电位极化(去、反、复)动作电位阈电位(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及其形成机制现象:-90mv形成机制:主要是K+外流形成(内向整流型钾通道-IKl通道),同时还有少量Na+内向背景电流、生电性Na+-K+泵的活动。K+01234TP1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特点:1、复极过程复杂2、持续时间长全过程分为:0、1、2、3、4期K+K+01234TP2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Na+K+Ca++K+Na+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0期(去极化期):Na+快速内流形成1-2ms速度快,幅度大;快通道快反应动作电位、快反应细胞(包括心室肌、心房肌、浦肯野细胞等)。1期(快速复极初期):K+快速外流形成(I通道)K+Ca++K+K+01234TPNa+Na+K+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