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哺乳期用药妊娠期,母体血液中的营养物质通过胎盘输送给胎儿,供其生长发育。代谢产物则通过胎盘传给母体,并由母体代为排出。孕妇服药后,药物进入血液,通过胎盘亦可进入胎儿体内。一般情况下,母体肝脏和肾脏具有解毒功能,能将药物及时分解和排出体外,进入胎盘的药物只是一小部分。胎盘对母血中的药物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和解毒作用,胎儿不一定致病。但当进入胎儿体内的药物浓度大、持续时间长,则会对胎儿产生伤害。背景妊娠期母体对药物的代谢1.药物吸收更完全妊娠期间,由于受孕激素影响,胃肠系统的张力和活动减弱。使胃肠道排空时间延迟,但对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影响。以致使药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吸收更充分。2.药物吸收时间延迟妊娠晚期由于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下肢血液回流迟缓,影响皮下和肌肉注射药物的吸收,而要快速起作用的药物应采取静脉注射的方法。(一)孕期母体对药物的吸收(3)血液内游离药物增多:由于药物与白蛋白结合减少,使血液内游离药物增多,因而组织吸收和通过胎盘的药物增多,使妊娠期用药效力增高,非结合部分增加的常用药物有:地西泮、苯妥英钠、哌替啶、地塞米松、磺胺异哑唑。(三)孕期母体的药物代谢1.药物在肝脏内的代谢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肝脏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是肝脏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统。妊娠期肝脏酶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使肝脏对药物的生物转化功能下降,容易产生药物蓄积中毒。2.肝脏廓清减慢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增加,使胆汁在肝脏中淤积,药物从肝脏廓清减慢。母体血容量增加至35%,并维持到分娩时。其中血浆容积约增50%,药物分布容积亦随之增加,药物浓度相对减少。药物需要量较非孕期增加。1.药物与蛋白的结合力下降(1)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孕期母体全身体液和血浆容量增加,单位体积血浆蛋白下降,白蛋白下降更为明显,常出现低蛋白血症。妊娠时药物与蛋白的结合力降低,对药物在母体内分布有明显的影响。(2)母儿对血浆蛋白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时母体和胎儿代谢产物增多,均增加了要与蛋白结合的内源性物质。进一步减低了血浆中能与药物结合的白蛋白的能力。(二)孕期药物在母体的分布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1.药物从肾脏排出加速从妊娠早期开始,肾血流量增加,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50%,加速了药物从肾脏排出的速度。有些药物主要从肾脏排出如硫酸镁、地高辛。2.肾功能不全时药物在母体内半衰期延长当母体患有慢性肾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时,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