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气湿度影响人体舒适性的解释1空气湿度与人体热舒适室内环境的好坏跟人们的心情、生活、工作都息息相关,一个舒适的温度、清新的空气、干湿恰到好处的感受都能给人们带来身心愉悦的感受,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心情,带来家的温暖。人体热舒适是建筑领域的研究课题之一,关于热舒适的定义,通常是指人们对当下室内热环境的自身感觉,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在ASHREA标准55中,归纳了影响人体热舒适的6个因素,分别为:人的活动量、衣着保温程度、空气温度、空气流速、空气湿度和平均辐射照度。对人体感觉比较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是:夏季室温25℃时,相对湿度在40%~50%比较舒适;冬季室温18℃时,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春秋季一般气温比较适宜,室内经常开窗通风,就能保持一定的湿度条件。根据皮肤感觉、生理反应和热效应获得“标准有效温度指数',它表明相对湿度在20%~50%范围内、干球温度在23~25℃范围内,是人体感觉舒适的最佳温湿度环境。空气湿度影响着皮肤表面粘液和汗液的蒸发,以及通过皮肤的水分扩散,即影响人体能量代谢平衡,因此影响到人体温度、热感觉。低湿度时皮肤极度的干燥会导致皮肤的损伤、粗糙和不舒适性,甚至削弱皮肤保护功能;高湿度使皮肤的水分含量增加,并关闭汗腺,减少出汗,高湿度还影响到人对织物的触摸感,皮肤表面的高水分与不舒适的关系部分在于皮肤和衣服产生的摩擦;空气质量的清新也受到环境中温度的强烈影响。2人体的热平衡湿度影响着皮肤表面粘液和汗液的蒸发,以及通过皮肤的水分扩散,即蒸发影响能量代谢平衡,因此影响到人体温度和热感觉二当皮肤表面蒸发减少或增加时,会使皮肤的温度发生变化。虽然久坐的人很少用出汗来调节热平衡,但湿度对他们来说的确有直接的影响。水的蒸发速度与人体和周围空气之间的蒸发压力差有关,一个中年人穿长裤和长袖衬衫,在24℃,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中休息,他会散发37mL/s的水分到空气中去。其中13mL/s是从呼吸和出汗中排出的,其余20mL/S是从没有汗腺的皮肤中扩散出去的。人体的热平衡方程式为:式中S为人的机体多余热量或欠缺热量;M为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W为机械功的热当量;Qv为蒸发散热量;QR为辐射散热量;Qc为对流散热量。至于能量,一个休息的人总的散热量为105W,蒸发会失去21W,占20%。由于休息的人没有做功消耗体力,所有的新陈代谢能量全部作为热量散发到周围的环境中去。例如通过水分蒸发扩散的方式,将21W的废热排放到周围的空气中去,其余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