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传染病的概念及特征一、传染病的概念•传染又称感染,指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发病,并且传染他人引起相同的病变•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周期性、感染后的免疫性)•流行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二、传播途经•空气飞沫传染: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流脑、麻疹•消化道传染:痢疾、肝炎、伤寒、霍乱•虫媒传染:疟疾、登革热、霍乱、痢疾•接触传播:包括消化道传播及淋病、梅毒、艾滋病等性接触•土壤传播:破伤风、炭疽等。•血、体液传播:乙肝、艾滋病三、37种常见传染病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流感、腮腺炎、乙脑、登革热、肝炎、艾滋病、狂犬病•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猩红热、淋病、破伤风•霉菌性:癣•螺旋体:梅毒、钩端螺旋体病以上为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分类•2009年新增甲型H1N1流感传染病的预防管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第二节常见传染病及预防处理(一)流感•病原体:流感病毒•引起世界大流行的原因:流感病毒易变异,传染性强空气飞沫传播,速度快人群免疫力低,普遍易感•预防:早、严格隔离带口罩室内空气要流通减少聚会•表现:急,高热,全身酸痛,局部症状较轻,1~2天内大批人发病•治疗:卧床休息对症-解热镇痛抗病毒(二)细菌性痢疾•病原体:痢疾杆菌•传播途径:经口,即消化道•表现:大便次数增多左下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治疗:消炎-症状消失后仍服药3-5天解痉镇痛预防•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腐烂变质食物,剩饭要充分加热•吃瓜果要洗净削皮(三)霍乱:二号病•病原体:霍乱弧菌•传播途径:消化道•表现:呕吐、腹泻频繁,米泔水样或洗肉水样便,可伴腓长肌痛及眼球痛,很快脱水消瘦•防治:隔离、封锁及时输液(四)病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