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传染病及防控策略一、人畜共患病二、布鲁氏菌病流行及防控主要内容一、人畜共患病1、人畜共患病的概念人畜共患病是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互相关联,在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又叫动物源性疾病。WHO:将人畜共患病定义为“脊椎动物和人之间可自然传播的所有疾病和感染”。2、疾病种类世界上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有250多种。较重要的有89种(细菌病20种、病毒病27种、立克次体病10种、原虫病和真菌病5种、寄生虫病22种、其他疾病5种)。我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130种。1997年香港特区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国再度流行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造成我国5327人发病2005年,四川暴发的人-猪链球菌病导致206人感染,38人死亡,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3、疾病的分类•根据病原分类•病毒性:狂犬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疯牛病。•细菌性:炭疽、布病、沙门氏菌、结核病。•寄生虫性:猪囊虫病、旋毛虫病。4、传播途径以接触感染方式为主,也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虫媒间接感染。唾液传播——狂犬病的猫、狗粪尿传播——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空气飞沫——流鼻涕、打喷嚏和咳嗽时接触传播——动物皮毛带毒、带菌●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危害畜牧业安全生产,直接损失大,间接损失更大●危害畜产品安全,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公共卫生5、社会危害6、预防措施关键措施就是要消灭传染源(1)以根除和控制动物传染病为第一位(2)外防传入,内查净化的技术原则(3)政府主导的管理原则,辖区管理,各负其责(4)多部门协作控制的运行原则7、人畜共患病疫情处置原则依法处置、早快严、兽医卫生同步到位原则二、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及防控人间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也是《职业病目录》规定的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动物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管理的二类动物疫病。2005-2014布病在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排位排序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1肝炎肝炎肝炎肝炎肝炎肝炎肝炎肝炎肝炎肝炎2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肺结核3痢疾痢疾痢疾痢疾梅毒梅毒梅毒梅毒梅毒梅毒4淋病梅毒梅毒梅毒痢疾痢疾痢疾淋病痢疾痢疾5梅毒淋病淋病麻疹甲流淋病淋病痢疾淋病淋病6麻疹麻疹麻疹淋病淋病麻疹猩红热猩红热布病布病7疟疾疟疾疟疾猩红热麻疹布病布病艾滋病艾滋病猩红热8伤寒副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