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中国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2013)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普及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提高,无痛苦消化内镜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已有很多单位开展无痛苦消化内镜操作,但至今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因此,非常有必要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对其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流程、术前准备、术后复苏及并发症防治等环节做出规范,以利于该项技术的普及和推广。1.定义及目的无痛苦消化内镜是指通过镇静及麻醉药物等技术手段,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对消化内镜的接受度,同时能使内镜医生更顺利地完成诊疗过程。其目的是减少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内镜操作的耐受性和满意度,降低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损伤的风险,为内镜医师创造最佳的诊疗环境。2.实施条件2.1无痛苦消化内镜诊疗室设置要求除满足消化内镜室的基本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无痛苦消化内镜诊疗室单个诊疗单元面积不小于15m2。(2)诊疗室内除应配置消化内镜基本诊疗设备外,应配置心电监护仪、麻醉机、供氧和吸引系统、心脏除颤仪、气道管理设备(简易呼吸皮球、常用麻醉咽喉镜、气管内插管用具等)和异丙酚、咪达唑仑、芬太尼等常用麻醉药物,以及阿托品、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纳洛酮、氟马西尼等常用急救药品。(3)具有独立麻醉恢复室或麻醉恢复区域,建议内镜操作室与麻醉恢复室床位比例为1∶1~1.5,并根据受检患者数量与麻醉镇静性质设置面积。应配置心电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急救车、输液、吸氧、吸引及急救设备。2.2人员配备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由具有主治医师(含)以上资质的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麻醉/镇静,并由较高年资的消化内镜医师实施内镜操作。根据无痛苦消化内镜患者受检人数与受检方式以及麻醉/镇静性质合理配备麻醉医师人数。建议每个操作单元至少配置1名高年资麻醉科住院医师和1名麻醉科护士;每2~3个操作单元配置1名具有主治医师(含)以上资质的麻醉科医师,指导并负责所属单元患者的麻醉镇静以及麻醉恢复。2.实施条件3.适应证和禁忌证3.1适应证(1)所有因诊疗需要、并愿意接受无痛苦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2)对消化内镜检查有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3)操作时间较长、操作复杂的内镜诊疗技术,如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