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超能导师——余海波“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为培训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2014年的住培之强医之风吹遍了这个蓄势待发的医疗圈。我毅然卸下手中的工作积极参与第一批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方向),当时满腔的激情与慷慨,但也有满腹的困惑和迷茫。也就在此时我遇到了我的超能导师—余海波,他以精干的着装、激情的目光带着几分为人师表的庄重与严谨接纳了我这个求知若渴的医学毕业生。印随着面前这个矫捷的副高,聆听着他介绍这个医院雄厚的医疗资源与先进的医疗技术,满怀憧憬的我随他进入了科室。在这样一个忙碌且井然有序的环境中,他拉着我向每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他告诉我在医院这里就是我的家、他就是我最亲的家人,顿时我心里的陌生与抵触随着他的指引而化为云烟。他递给我一杯茶水与我同坐在沙发上和蔼地说:“我是你的老师,但是我想做你的朋友。我第一次带教住培,但我会把我所有的心血注入到这个事业,我希望我能成为你以后执业生涯中最称职的老师,而且我也想做你生活中最好的朋友。”我的心情澎湃……“Teachersareengineersofhumansouls”——斯大林格勒。从此我离不开了这位良师益友!多少次我站在他身边看着他细致入微的体格检查与无微不至的医患沟通,多少次他告诉我患者是最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对待他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戒娇忌躁,勿以自大而误小。他说工作时候总能碰到一些急躁、霸道的患者及家属,他们带着病痛来到我们三甲医院的时候,已经是精疲力尽、痛苦不堪了,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耐心、仔细沟通与疏导,只有在感情上取得了患者的信任,他们才会充分地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诊疗措施,这个时候我们的治疗也许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无时不在提醒我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安全行医的必修之课,只有一个掌握了基本临床技能与知识结构的医学生才有机会成长为一位博学、仁爱的医者。他告诉我行医要有自己的原则和操守,医德不是靠别人给的,他每天都会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摆放一本工作小结,而这本册子第一面永远都是“mycauseisforthegoodofmypatients。”在他的指引与教诲下我努力的缩短自己与临床实际的差距,每一次我完成与患者病情及预后告知后,他总是第一时间询问我有什么体会和不足;每一次他总是会根据不同的病例及个案来详细告诉我如何才能获得更好沟通效果、才能更符合人文伦理、卫生法规;每一次碰到一些不能理解我行为、不信任我能力的患者时,他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告诉每一位患者我是他亲自培养的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