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ICU发热ICU1介绍和定义2体温的测量3发热的病理分析4热度、热型与疾病5感染部位与致病菌的评估6分期护理和要点目录CONTENTS介绍和定义一些文献把发热定义为核心温度>38℃。另外一种定义两次连续的体温>38.3℃为发热。通常认为正常体温为37℃。在健康人群中,这个体温受昼夜变化和月经周期的影响有0.5--4.0℃的波动,干重体力活时,温度可上升2-3℃。许多ICU病人将体温>38.3℃看做发热,在ICU病房中各种环境因素也可以改变体温(专门的床垫、散热的等、空调、体外循环、腹腔灌洗、透析、持续血液滤过)。体温调节中枢同样受药物、中枢神经或植物神经损害的影响。体温的测量不同体温测量的准确性最准确的方法:肺动脉导管、膀胱内导管、食道探头、红外线耳内测量可选的方法:口腔探头、红外线耳内测量其他不可靠的方法:颞动脉测量、腋下测量、化学指示剂测量确定发热阈值重症监护病人体温>38.3℃就当考虑发热,并给予足够的关注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然而,对于免疫力低下病人,机体不能像免疫力正常病人那样是否存在感染的迹象,就需要一个比较低的发热阈值。新出现≥38.3℃的体温或≤38℃的体温而无明显的原因,均应进行临床检查,但不一定需要实验室化验或影像学检查寻找感染证据。发热的病理分析在ICU,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术后和脑出血。分: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吸收热1)、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2)、药物热3)、非感染性炎症状态热度、热型与疾病ICU病人的发热可表现有:低热(又称微热,<38℃)中等发热(38℃——39℃)高热(39——41℃)超高热(>41℃)常见热型有: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在发热、不规则热热度、热型与疾病低热1、疾病处于恢复状态中2、危重病人由于受到疾病的打击机体长时间的处于负氮平衡状态,蛋白质合成严重不足,当机体从低反应状态逐步恢复的过程中可以出现低热中、重度贫血。3、创伤和严重感染所致的中重度贫血4、长期住院而缺乏营养支持的病人出现的营养不良性贫血5、术后一周6、内出血的吸收7、合并肺结核感染热度、热型与疾病8、病人体质衰弱而感染严重一种是患者本身因慢性疾病使得机体长期处于消耗状态而伴有不程度得到营养不良,机体的免疫力极差,机体一旦并发感染后,其自身的免疫系统无法被感染所激活,表现为机体的低反应状态而出现低热另一种情况是患者的机体在发生感染后一直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在未更改治疗凡凡的情况下,出现高热骤降至低热水平,在对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