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药换药目的:总的目的:促进组织生长、伤口愈合1、观察伤口情况,作相应处理;2、保持创面清洁,清除异物,通畅引流;3、减少毒性吸收及刺激;4、湿敷促进伤口愈合;5、包扎防止伤口受损和外来感染。换药指征1、观察检查伤口后;2、拆线、松动拔除或更换引流物;3、外敷料被脓液渗液浸透者或被外来物污染;4、特殊伤口或已经出现的伤口感染、裂开基本原则:无菌原则1、换药时必须戴好帽子和口罩,换药前后要洗净双手,防止交叉感染;2.换药应按一定顺序,先换无菌伤口或拆线伤口,后换感染伤口;先换感染轻的伤口.后换感染重或有脓腔的伤口:先换一般感染伤口,后换特殊感染伤口;3.对有高度传染性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及绿脓杆菌感染等)的伤口换药时,应严格遵守隔离要求,医务人员应穿隔离衣,使用后的换药用具应分别给予处理,换下的敷料应予以焚毁,换药后,医务人员必须认真消毒手部:4.接触伤口的一切物品均应先经过灭菌处理;换下的敷料和用过的物品必须放到指定地点,不得乱扔。5.换药时准备两把镊子,一把夹持换药碗内无菌物品,另一把夹持接触伤口的敷料,两者不可混用,亦不可相互接触。对于伤口严重感染患者可以补充三条原则:一是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死腔形成。二是注意补充体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三是及时处理原发病,特别要留意机体有无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的情况。换药前准备1)病人准备:首先向病人说明换药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不适反应,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理解支持与合作;让病人保持适当体位,要求即能很好暴露伤口,又能最大限度满足病人安全、保暖舒适的需要;尽力尊重病人隐私权2)医生准备:1.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2.了解病人的伤口情况;穿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洗手。(3)换药盘及无菌敷料包准备:将无菌敷料包平放于清洁换药盘(碗)上。包内放镊子两把,按需放适量消毒干脱脂纱布、盐水/酒精棉球应分开放置于消毒盘内,避免互相渗透。另一消毒盘(碗)准备盛放以用过的敷料。常用药液选择1、酒精:是最常用的皮肤消毒剂,常用75%的酒精。消毒原理: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表皮完整的伤口可以用酒精换药,如果表皮破损就不能用酒精,一般选用碘伏。3、生理盐水:主要用于:创口的洗涤湿敷和冲洗。湿敷一般用在血供丰富,创面分泌物较多,感染机会小,且感觉敏锐的粘膜。表面潮湿的创面有利于组织生长,还有通畅引流的作用。但对于感染严重的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