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雾化吸入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一节感染1.原因(1)未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雾化装置、管道、口含嘴、面罩等没有及时按要求清洗和消毒,可促发肺部感染。(2)病人自身免疫功能减退,加之较长时间用广谱抗生素雾化吸入,可诱发口腔真菌感染。(3)雾化吸入液中若加入糖皮质激素,在长期吸入过程中由于激素可引起口腔黏膜局部免疫功能下降,可诱发口腔真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造成感染。2.临床表现(1)肺部感染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热,肺部听诊有啰音,X线胸片可显示肺部有炎症的改变,痰细菌培养阳性。(2)口腔真菌感染时舌头和口腔内壁可能会出现乳黄色或白色的斑点,可出现鹅口疮或其他口炎症状。病人自觉口腔疼痛,甚至拒绝进食。3.预防和处理(1)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对雾化器主机要擦拭消毒,对雾化罐、螺纹管及口含嘴要浸泡消毒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晾干以备下一位病人使用。(2)应注意雾化面罩或口含嘴专人专用。(3)雾化治疗期间指导病人注意口腔卫生,协助病人漱口,保持口腔清洁。(4)如果吸入液中含有糖皮质激素,则需要用碳酸氢钠漱口水进行嗽口,以抑制真菌生长。同时注意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力。(5)肺部感染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6)口腔真菌感染者加强口腔护理和局部治疗,选用抑制真菌生长的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患处涂抗真菌类药物如2%-5%制霉菌素甘油,每日3-4次。第二节气道阻塞1.原因体弱的老年人和婴幼儿往往由于咳痰不利,支气管内常有比较黏稠的痰液滞留,如果再用低渗的雾化液吸入,则有可能引起气道水肿,或者使得痰液稀释膨胀,这样就有可能在原本痰液不全阻塞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气道堵塞。2.临床表现雾化吸入过程中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口唇、颜面发绀、表情痛苦、甚至烦躁、出汗等表现。3.预防和处理(1)认真仔细评估病人,对痰液多且粘稠的病人要尽量先将痰液咳出或吸出后再行吸入治疗。(2)雾化吸入过程中,鼓励痰液黏稠病人有效咳嗽,配合叩击胸背部,及时排出湿化的痰液。必要时吸痰,以免阻塞呼吸道。(3)雾化吸入中有痰液堵塞支气管时应立即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第三节支气管痉挛1.原因(1)一般是由于吸入过快且雾量大所致。过多的气溶颗粒快速进入支气管及肺泡,或者过饱和的雾液吸入都可形成对支气管平滑肌的不良刺激,从而引起支气管痉挛。(2)病人对吸入的药物过敏,或者雾化的药物刺激性大而导致的支气管痉挛(3)哮喘病史病人,吸入低温气体可诱发支气管痉挛。(4)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