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膳食指导一、痛风的概念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或尿酸排泄减少以及造成的代谢产物尿酸在血液中的积聚,因血浆尿酸浓度超过饱和限度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引起的关节畸形或残疾。以及累及肾脏引起的肾尿酸结石和肾实质病变。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根据统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因此痛风也有“富贵病”之称。二、病因及发病机制正常人天的尿酸生成率与排出率相当血尿酸值可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如尿酸合成代谢增高或尿酸排泄减少会引起血清尿酸值增高。高尿酸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营养治疗侧重于是原发性。(一)遗传因素病因与发病机制主要考虑两种因素,一种是遗传因素,早在古代时就已经发现痛风有家族性倾向,原发性痛风患者约10%~25%有痛风家族史,痛风患者近亲中发现有15%~25%患高尿酸血症,经研究发现原发性痛风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高尿酸血症的遗传可能是多基因遗传,而种族、年龄、性别、饮食以及肾功能等多种因素都可以影响痛风遗传的表现形式。目前已发现两种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症是性连锁遗传,即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缺乏型以及5-磷酸核糖PRPP合成酶活性过高型,女性为携带者男性发病。但原发性痛风在痛风中所占比例非常小。(二)环境因素痛风虽然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大部分病例没有遗传史,这就与环境因素相关。比如饮食、酒精、疾病、种族以及地域性的差异,凡是使嘌呤合成代谢和尿酸生成增加,或是使尿酸排泄减少的缺陷疾病、药物都可导致高尿酸血症。例如高嘌呤的饮食,喝酒、饥饿,以及疾病包括肥胖、高血压、慢性肾衰、糖尿病酸中毒。此外一些药物比如利尿剂用的的大量长期使用,还有小剂量的水洋酸,以及肥胖者滥用泻药来减轻体重,都会引起血尿酸的升高。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中90%是由于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生成一般都属于正常水平。而患者的肾功往往正常,尿酸排泄减少主要由于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所致,肾小管重吸收增加也可引起血尿酸水平增加。环境因素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剧烈的肌肉运动、酗酒、缺氧,外科手术以及放化疗,同时受凉,体重下降过快,间歇性饥饿减体重等,都是由于ATP加速分解,其代谢产物次黄嘌呤、黄嘌呤和尿酸明显增加所致。三、临床表现(一)无症状型高尿酸血症正常人血液中尿酸钠的饱和度上限在体温37℃,血PH7.4时均为0.3mmol/L,女性高于0.36m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