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氨水,进入人体后可引起中毒。人体吸入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超过0.01%时,即有急性中毒的危险。一氧化碳中毒又称煤气中毒,是由于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防护不周,或冬季在密闭的居室中使用煤炉或液化气时,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被过量吸入后发生的急性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生活性中毒和职业性中毒。一、中毒途径和发病机制(一)中毒途径煤气管道泄漏、煤矿瓦斯爆炸;在家庭中使用煤气灶而通风不良;生煤炉时,室内门窗紧闭,无烟囱或烟囱堵塞、漏气;以及在通风不良的浴室内使用煤气热水器等。一氧化碳中毒(二)中毒机制一氧化碳中毒机制主要是引起组织缺氧。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血液后,85%一氧化碳(CO)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稳定的不易解离、无携氧能力的COHb,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同时阻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造成血氧不易释放给组织造成细胞缺氧加重。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还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离子相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内呼吸造成内窒息。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脑内小血管麻痹扩张、脑水肿等发生,继发脑血管病变及皮质或基底节的局灶性缺血性坏死以及广泛的脱髓鞘病变,可引起迟发性脑病。一氧化碳中毒二、病情评估(一)健康史一般均有一氧化碳吸入史。应了解中毒时所处的环境、停留时间以及同室他人有无同样症状,有无突发昏迷等情况。一氧化碳中毒(二)临床表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与空气中一氧化碳、血中浓度有密切关系。1.按中毒程度可为三级轻度中毒血液COHb浓度为10%-30%。头痛、头晕、乏力、心悸、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甚至短暂性晕厥等。患者若能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或氧疗,症状很快消失。中度中毒血液COHb浓度为30%-50%。除上述症状外,可出现皮肤黏膜呈櫻桃红色,呼吸困难、烦躁、谵妄、昏迷,对疼痛刺激可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腱反射减弱,脉快、多汗等。患者经积极治疗可以恢复正常,且无明显并发症。重度中毒血液COHb浓度大于50%。处于深昏迷状态,各种反射消失。呈现去大脑皮质状态;可睁眼,但无意识,不语、不动、不主动进食或尿便,呼之不应、推之不动,并有肌张力增强。常有脑水肿伴有惊厥、呼吸抑制、休克、心肌损害、肺水肿、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高,幸存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2.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