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人畜共患病的概念1、人畜共患病(zoonosis):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2、人畜共患病的分类:(1)按病原体种类进行分类,可分为由细菌、病毒、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2)按病原的生活史分类(这种分类的优点是有利于流行病学的研究和制定防治措施),分类:①直接传播性人畜共患病;②周生性人畜共患病(又称为循环传播性人畜共患病),常见的有猪绦虫病和牛绦虫病;③后生性人畜共患病(又称为媒介传播性人畜共患病)④腐生性人畜共患病(又称为腐物传播性人畜共患病);(3)按病原储存宿主的性质分类:①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又称兽源性人畜共患病);②人源性人畜共患病;③双(互)源性人畜共患病(又称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④真性人畜共患病。3、人畜共患病多数表现为隐性,亚临床或慢性轻型。多数人畜共患病,人是其终端宿主。4、人畜共患病包括:人畜共患传染病和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除病原不同外,有很多相似性,如传染性、流行性、群发性。5、什么是后生性人畜共患病?后生性人畜共患病又称为媒介传播性人畜共患病。此类病的病原体在其生活史中需要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共同参与,即在无脊椎动物体内繁殖完成一定的发育史,经过一个潜伏期后才能传到另一脊椎动物宿主,其主要感染途径为皮肤。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巴西焦虫病和丝虫病等。6、真性人畜共患病是什么?真性人畜共患病是指病原体的生活史(多见于寄生虫病)需在人和动物体内连续进行,缺一不可(如猪绦虫病和牛绦虫病)第二章第一节狂犬病7、狂犬病(人畜共患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多种动物和人的一种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临诊以家畜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死亡为特征。8、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可防、可控、不可治,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9、预防:(1)平时预防"管、免、灭"①搞好动物管理,对家中饲养的犬、猫应登记挂牌。②控制和消灭传染源。消灭野犬、捕杀狼、狐等对人类有害的野生动物。③在流行区对家养犬、猫应严格控制并普遍接种疫苗。(2)被疯狗咬伤后的处理①人或家畜被咬伤后,首先尽快妥善处理伤口尽可能使伤口出血,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伤口,再用75%的酒精消毒。②条件允许时,可应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绕伤口做浸润注射,局部处理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