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评审细则解读——各科室补交医务科资料一、各类讲座及培训签名医疗服务安全教育讲座(全院)法律法规培训(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全院)临床路径培训(全院)医务科将会把一式多份的签名表格发到各科室补签,请科室主任指派专人负责收齐上交医务科。务必本人亲自签名!二、医疗质量管理1、每月报送《质量指标登记表》---针对临床科室;科室、医务科双备案。2、每季度填写《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记录每季度质量存在问题(结合质量指标登记表)、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参考ftp照片。(科室、医务科双备案。)3、科室需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每季度写一次质控小组工作记录三、医疗不良事件--界定0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常规每月初报告医务科或护理部I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和影响。常规每月初报告医务科或护理部Ⅱ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24h内报告医务科或护理部Ⅲ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24h内报告医务科或护理部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重大紧急事件立即上报医务科或护理部,并呈报主管院长。V级永久性功能丧失。Ⅵ级死亡。根据医疗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内容涵盖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四大部门可包括以下情况:1、病人辨识事件:诊疗过程中的病人或身体部位错误(不包括手术病人或部位错误)2、治疗、检查或手术后异物留置体内3、手术事件:麻醉、手术过程中的不良事件4、呼吸机事件:呼吸机使用相关不良事件5、药物事件:医嘱、处方、调剂、给药、药物不良反应、给药错失等相关的不良事件6、特殊药品管理事件:病人在院内自行服用或注射管制药品7、烧烫伤事件:治疗或手术后发生烧烫伤。8、病人受伤事件:跌倒事件:治疗、住院期间因意外跌倒,跌至地面或其它平面不适当约1束、治疗或手术后发生烧烫伤9、管路事件:管路滑脱、自拔事。10、院内感染相关事件:可疑特殊感染事件11、医疗沟通事件:因医疗信息沟通过程信息失真导致的不良事件12、医疗处置事件: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引起的不良事件13、输血事件:医嘱开立、备血、传送及输血相关不良事件14、公共设施事件:与医疗相关有害物质外泄等事件15、医疗设备设备故障导致的不良事件,器械事件内固定内固定断裂、松动16、检查、治疗或手术后神经受损17、输血事件:医嘱开立、备血、传送及输血相关不良事件18、公共设施事件:医院建筑、通道、其它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