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医务部牵头护理部、门诊部参与评审标准与要点评价要素与方法HS.3.1合理配置急诊资源,人力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HS.3.1.1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达到“C”级】1.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1)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救护车可直接抵达急诊科。2)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短。3)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与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4)根据急诊患者流量和专业特点设置留院观察床位。5)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PWH.3.4建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PWH.3.4.1建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同HS.3.4标准)。。医务部牵头准备护理部参与【达到“C”级】1.医院有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2.针对急诊“绿色通道”,相关各医疗与医技部门职责明确。3.有急诊-门诊-住院连贯的医疗服务标准与流程。4.医务处、护理部有监管与协调体制。5.有规范的“绿色通道”病情分级,有优先的诊治制度及具体实施方案,保证手术渠道的畅通性,并有妥善处理如下患者的工作流程:1)特殊人群:“三无”人员、可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者。2)特殊病种:严重创伤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及脑血管意外等。3)群体性(3人以上)伤、病、中毒等情况。6.医院急诊护士与“120”急救人员、病房间有严格的交接制度、规范患者转接及工作记录。【达到“B/A”级】1.医务处、护理部有针对急诊绿色通道实施情况的定期督查、有结果分析及问题反馈。2.医务处、护理部定期对该地区通过绿色通道就诊病人的情况有总结、分析及问题反馈。3.急诊病种进行追踪检查,其诊疗快速反应性、便捷性、连续性等综合评价位居该地区医院前五位。PWH.5.2独立承担本科及以上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教学部PWH.5.2.1独立承担本科及以上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达到“C”级】1.依法完成临床教学工作,在历次教学评估中获得通过。2.有支持教学规划,资金投入和保障制度。3.设有专门部门和专职人员负责教学管理工作。4.至少设有三个专业教研组或办公室,有专(兼)职教师任职。5.提供年度培养本科生、进修生的数量及专业。6)有急诊通讯装置(电话、传呼机、对讲机)。7)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