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人生感悟生命——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江苏省海安县大公镇古贲小学梅海红一、教材解读: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终于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赞扬了司马迁矢志不渝地实现既定目标的可贵精神。二、设计理念:学习语文重在感悟。通过细细品读文本中的关键词和重点句,来走进人物心灵;补充资料、创设情境,深刻体会人物内心世界,从而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三、教学目标: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复述课文,掌握生字词;通过对重点语句、段的学习,来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体会生命的价值所在。四、教学重点:体会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心路历程,从而对生命价值有所认识。五、教学难点:理解“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这句话。(也是重点)六、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读通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补充资料,激发阅读兴趣。第二课时: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深刻体会司马迁追求生命价值的可贵崇高的精神。七、教学准备:课件八、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总体描述、顺势导入两千多年前,一位文人、忍辱负重,用心灵血肉完成了一部伟大史学著作。此后的几千年,此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高耸的丰碑屹立在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人无法超越,也难以企及。这个人就是:(司马迁)板书:司马迁,这部巨著就是:(《史记》)板书:《史记》。他之所以写出如此具有历史和文学价值的书,与他的(发愤)是分不开的!板书!发愤。齐读课题,点“发愤”。[设计意图:抓住“发愤”这一题眼,将学生一下引进文本之中,为后面更好地走进人物心灵作好铺垫。]二、穿越时空感受环境熏陶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与这段描述有何关系?(出示第一自然段)、自由读。12、指名交流,相机用色笔标出“黄河”、“英雄”、“父亲”。3、小结:黄河的汹涌、英雄人物的故事、父亲的立志编书,让司马迁深受熏陶为他发愤写《史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引读。受到父亲的影响,司马迁(读——),是呀,唯有读万卷书才能充实更多的知识。他还(读——),是呀,真知需躬行,唯有行万里路才能获得真知。过渡: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多么不容易呀!读到这里,你想对司马迁说什么呢?5、将你的感情放进句子中读(齐读)。[设计意图:虽然此段不是本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