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药香弥漫山水间在彭州,人们习惯用“红黄绿”来表示当地的三大优势生态产业。其中,“红”代表的是数万亩的红心猕猴桃,“绿”代表的是近百万亩的绿色蔬菜,而“黄”则代表着川芎为主的规模庞大的中药材种植。作为彭州市的特色产业,绿色生态的中药材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将为该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2016年4月,《当代县域经济》记者走进彭州,探访彭州以中药材产业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药香,弥漫在彭州的山山水水间,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三色,中药里的原生态彭州市属成都市21个区(市)县之一,位于龙门山脉以南,成都平原以北,是成都北向交通门户枢纽,南连成都市区、北靠阿坝州、西临都江堰市、东壤德阳市,处于成德绵经济区中心、成渝经济区发展轴的西北区域合作中心以及成都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区,是成都市规划发展的四个新型中等工业城市之一和龙门山生态旅游带的重要组成区域。2016年1月29日,彭州市政府印发关于打造中国(敖平)川芎小镇实施方案――在未来的三年内,彭州将依托“产于川、销全国、傲天穹”的道地川芎特色资源禀赋,实施川芎全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双引擎驱动发展,突出“互联网+农业”理念,延伸川芎产业链、价值链,推动川芎一二三产业全互动发展,培育川芎知名品牌,将敖平镇打造成集休闲、娱乐、养生、保健为一体的中医药特色小镇。作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基地,彭州市境内共有动植物药材1136种,其中川芎、黄连、三木药材(黄柏、杜仲、厚朴)商品种植在全国享有良好声誉,生物医药产业亦属于彭州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其中,彭州常年种植的数万亩川芎已占全国总销量的80%以上,不仅成为全国最大的川芎种植基地和集散地,更代表着中国川芎的规模与品质。目前,彭州已有中药提取、中药饮片、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生产企业50余家,年销售收入超60亿元。敖平,小镇的川芎故事说川芎,就不能不提敖平。敖平镇位于彭州市中心东北部,距彭州市中心12公里,全镇面积34.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722亩,辖9个行政村、3个场镇社区,是彭州市重要的粮油菜种植区。镇中城乡居民总户数11454户、总人口3.0万人。素有“中国川芎第一镇”之称的敖平镇,早在2001年就被当时的四川省农牧厅授予“川芎之乡”美誉,后又经过十数年的发展,如今已拥有全国最大的川芎产业化基地。敖平镇党委书记张勇介绍说:“1999年,新绿色药业第一次将川芎GAP基地引进了彭州,并按GAP标准进行全新的种植和管理,种出的川芎品质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