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富营养化评价标准能够反映湖泊水库营养状态的变量很多,但只部分指标可被用于湖库营养状态的评价,而且不同国家和地区所选取的指标各不相同,其中总磷(TP)、总氮(TN)和叶绿素a均为必选指标,虽然TP和TN中只有部分形式能够为藻类所吸收利用,但目前国际上大多是采用TP和TN指标,而不是选用可利用性总磷或者可利用性总氮等指标,这是由于营养盐的可利用态与不可利用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转化关系。而其它指标如透明度、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和pH等只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被应用。河道型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是水库富营养化控制的关键性因素;(2)与藻类生长具有明确的机理性关系;(3)指标相对稳定,不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4)具有富营养化的早期预警功能,为水库富营养化控制提供支持。基于上述原则,对现有指标在河道型水库的适用性进行分析.认为总磷是我国大部分河道型水库的限制性要素,是水库富营养化控制的关键因子.氮不仅是某些水库富营养化的控制性要素,而且是河口以及海岸带水体藻类的关键限制因子,为了体现水库对河口的影响及控制作用,在制定河道型水库的营养状态标准时应考虑氮元素.叶绿素a能够反映水库中藻类生物量的大小,虽然含量受到藻类种类的影响,容易在评价时造成一定的偏差,仍然是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一个重要表征指标.因此,认为总磷、总氮和叶绿素a仍然是河道型水库的营养状态评价的关键指标。透明度也是一个常用的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这是因为在一般的湖泊水库中,透明度变化主要源于水体中悬浮的藻类数量的差异,因此,它能够很好表征湖库的富营养化程度,甚至有人认为透明度是识别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趋势的最好变量.但河道型水库与一般的湖泊水库不一样,其透明度指标受河流流速、泥沙含量的影响较大,与真正意义上的湖泊水库中的透明度不同.以三峡水库为例,1年中出现富营养化敏感时期分别是3~6月和9~10月,而两个时期的透明度存在显著差异,9~10月为汛后期,平均透明度为0.54m,3~6月为汛前期,平均透明度为1.76m,原因在于汛期泥沙含量的影响作用,使得透明度作为河道型水库的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中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作者认为透明度适用于河道型水库春季敏感时期的营养状态评价,此时水体透明度受泥沙含量影响作用较少,大小主要取决于藻类数量的差异。目前,关于COD与富营养化的关系还不明确,虽然一些研究发现二者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但作用机理尚不明晰.而DO在富营养化发生过程中一直发生动态变化,很难作为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