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22年12月19~21日,由深圳民族精神与中国开展研究中心、XX省社会科学院、全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开展研究所、经济日报农村版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三农’问题〞学术研讨会在XX省XX市隆重召开,来自中央各部委、全国各省(市、区)的党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校系统的140多名代表应邀参会,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农〞问题方面的难点、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提出了很多颇有见地和有参考价值的观点及政策建议。一、对中国“三农〞问题的重新认识对于中国现阶段产生“三农〞问题的根源,与会代表的看法较为一致,认为这主要是经济开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特殊的制度安排所造成的。在工业化初期,工业的高增长率使生产要素迅速向工业聚集,加剧了农业的弱质化程度;加上中国长期以来实行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城乡二元结构的开展制度,加剧了“三农〞问题。中国“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在于日趋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且在制度背景没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这种经济差距必将呈现“马太效应〞,进一步降低农民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从这一点来说,“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包括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培训、农民向城市转移等。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开展,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粮食平安和国民经济的增长;不仅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而且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这些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鉴于此,党的历届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更是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开展观,以“五个统筹〞为着眼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农业生产与粮食平安对于这方面的情况,有代表指出,尽管2022年中国农业出现普遍丰收的喜人局面,但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平安仍不能掉以第2页共4页轻心,一些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农业生产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是农业自身根底薄弱。局部粮食主产区对农业根底设施投入不够,导致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二是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奉献率得不到有效提高,特别是有些地方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农技推广体系濒临解体的边缘。三是农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受耕地资源和市场环境的双重约束,加之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结构调整无所适从。四是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约...